2)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忧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论的实在无趣,贾公小憩了不久?”

  知趣的穆顺立即上来将贾诩用过的茶点一个个撤了下去。

  刚才贾诩就是在这幕后,一席一桌,边吃着糕点饮着茶,边听数步之遥的承明殿诸公为了税赋的事争论不休。

  “诸公持重,事涉万民之政,不可不慎。”贾诩看着穆顺将他吃剩下的糕点一一拿走,脸色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淡淡道:“税赋之策,臣不谙其事,虽陛下开明,付诸于公议,但千事万端,仍要由圣意裁夺,旁人不得导引。”

  “这话,也就只有贾公能对我了。”皇帝轻声道,他随手指着贾诩吃剩的糕点,对穆顺道:“拿下去赐人,不要任意丢弃。”

  “谨喏。”穆顺正往桌案上摆放新的糕点与热茶,闻言笑道:“陛下怜惜奴婢、珍惜粮谷,纵是不,奴婢也想着要这么做。”

  皇帝轻轻一笑,没有什么,他也确实有些饿了,伸手拈了一块雪白的糯米糕,将它放入口中吃了。这种米糕是将糯米磨成粉,加水和蜜,用箬叶裹着蒸熟而成,皇帝细细咀嚼着米糕独有的清甜与箬叶的清香,最后从口中吐出一枚枣核。

  那颗红枣被点缀在米糕之上,皇帝将米糕吃完,又将枣肉吃掉,最后将暗色的枣核吐在光滑的桌案上。

  “本想着各退一步,彼此也好姑息休养,谁知你退一步,彼欲进五步。”皇帝盯看着那枚枣核,直直白白的道:“你让了,别人只会想你再让,世人之心,何其难足?”完他又显得很疑惑的问贾诩:“贾公,难道我真是世人眼中的‘仁德之君’么?”

  “陛下欲行王道,则仁义播于四海;陛下欲行霸道,则威严慑于九州。”贾诩瞥了一眼那枚吐出来再无作用的枣核,直言不讳的道:“而我汉家制度,皆霸王道杂之,明君任人施政,存乎一心,非赖于臣子。”

  “当初对王公,到底是失之于宽厚啊。”皇帝略叹了口气,谁也不知道他突然发这样的感慨是为了什么。

  世人都认为王允诛董,有功于社稷,哪怕他最后逼反了李傕、郭汜,让朝廷险些再一次陷入万劫不复的危机,也仍认为他功大于过尤其是这个危机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并没有真正发生。

  所以拥有极高声望的王允在退出朝堂的时候,有不少不明究竟的士人为此抱憾,他们甚至不知道袁绍入上党时王允所扮演的角色。当然这一切被朝廷下意识的掩盖,因为不能揭露最有名望的大臣于叛逆同流合污,这会打击朝廷的颜面;士人们也需要重新抬起死人的幌子,尤其是那些没有真正见识过皇帝厉害、以为皇帝聪颖却宽仁的新附士人。

  这其中原委,也只有完完全全经历过的人才懂得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

  贾诩略微扬起眉头,他无意评当年是非,单只是道:“宽厚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