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杨县徐晃_寒士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典见文翰流露出真感情,也被其感染,望着天空:“文贤弟,洒家是一武将,不懂得何为大义。一直以来,主人叫洒家打哪,洒家便打哪。主人叫洒家做什么,洒家就做什么,从来不会反抗。

  那日,文贤弟在望月楼所说之话,所做之诗。不知被哪个好事之人,写成文章传了出来。现在整个解县都知文贤弟之大义。贤弟口中,民意以驱动天下,洒家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

  古往今来,天下只凭皇帝之家、豪门世族之意愿驱动,哪里轮到吾等寒门百姓。就是从听到文贤弟这话开始,洒家开始会动脑想事情。也开始明白,洒家,也有着意愿…”

  杨典最后那句,不正点明那时的寒士,盲目服从士族这一现象吗。

  意愿,有些寒士连何为意愿也不知道。

  或许说,不敢有!

  现在的文翰,还不清楚,那日他在望月楼所言所欲造成的旋风,将会有多大。

  常言道,思想决定命运。如杨典这种情况,以后将会频频出现。如若一直被士族压制着思想的寒士,开始大胆思考,他们是否又会甘心被人奴役呢?

  东汉末年,正是因为农民一直被豪门世族所压制,所奴役,过着低等如畜牲的生活。甚至连肚子最基本问题,也解决不了。

  所以才出现有些农民,逼着要卖妻食儿,这种恐怖的现象。到了最后,农民终于反抗,有了黄巾之乱,大汉这早已千疮万孔的社稷轰然崩溃。

  “不过,文贤弟你可要小心。这五百精兵,未出解县不能曝光。你先领原先那五百老弱残兵,出了解县后吾暗中接应再与文贤弟暗中掉包。”杨典好似想起某事,忽然说道。

  文翰皱了皱眉头,想这杨典怎么忽然变得如此心思细密。

  “文贤弟莫要苦恼。昨日何主薄找过洒家,这是何主薄教予洒家的。何主薄出身寒门,对文贤弟心中钦佩,却苦于杨鸿大人暗中监视,不能与贤弟接触。所以,找了洒家。包括写有贤弟望月楼之事迹的文章,也是何主薄给予洒家的。

  洒家不识字,何主薄便读给洒家听。何主薄劝洒家暗中助汝,洒家却是不敢。但贤弟刚才提起旧事,洒家想起旧日恩情,良心过意不去,这才下定决心。还有,这里有一封密函,是何主薄托洒家给贤弟汝的。”

  杨典从衣袖中拿出一封手卷,文翰快速收下,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原来是有人暗中帮忙,这何主薄与我素未谋面,却冒着风险相助。想这人定是有大仁义之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人诚不欺我。若是有机会,定要与这何主薄当面谢此救命之恩。”

  文翰凭自己心愿,当日在望月楼为寒士喊冤,更说出民意以驱动天下,这得罪豪门世族之语。虽说得罪了袁氏兄弟,但让文翰始料不及的是,却是受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