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走马观花_我为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帝裁定,剩下的全由大臣们商议,这些贡士就不配让大臣们争到面红耳赤了,除了三甲的“传胪”掀起一番波澜外,剩下的基本上直接按照阅卷官们排的成绩定了下来,并没有产生多少摩擦和争议,一个多时辰后,此次殿试最终排名新鲜出炉。

  随后于文德殿举行传胪典礼,景文帝按照最终的排名,依次传见新科进士们,面赐及第,谓之“唱榜”。

  接下来就是分派职位,状元慕容鸿信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孙欣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贾瑜为武勋,不授文衔,由二甲的传胪接任翰林院编修。

  陈淳为三甲第三十一名,授河南道开封府密县县令,官衔正七品。

  传胪典礼结束后,众新科进士拜谢皇恩,礼部尚书张育梅亲奉金榜,将其悬于永胜门城门口,除三鼎甲外,所有二甲以及三甲进士皆换上崭新的官袍,头戴乌纱帽,胸挂大红花,他们随礼部的官员们一起赶往放榜现场,等待三鼎甲过来揭榜。

  随后景文帝赐三鼎甲游街夸马,状元慕容鸿信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榜眼孙欣和探花贾瑜头戴银花乌纱帽,亦是身穿大红袍。

  太仆寺的官员准备好御马,慕容鸿信一马当先,孙欣和贾瑜紧随其后,并肩而行,旗鼓开路,锦瑟齐鸣,出了宫门沿着朱雀大街,一路朝永胜门而去。

  皇城司和五城兵马司的兵士早把三鼎甲要通行的街道清理干净,无数的老百姓和文人士子纷纷涌到街两边,闺阁女儿家们纷纷出动,她们准备好了绣球,站在沿街房屋的楼上翘首以盼。

  时至正午,在三月的暖阳之下,整座京城一片欢腾。

  三鼎甲前面都有一个宫人高举着一面匾额,上面或写着“状元”,或写着“榜眼”,或写着“探花”。

  贾瑜骑在高头白色的御马上,两侧楼上不停有绣球砸向他,女子们尖叫着,入耳全是“贾公子”和“贾仲卿”。

  老的慕容鸿信她们看不上,丑的孙欣更是不屑一顾,几乎所有的绣球都是冲贾瑜来的,乌纱帽两边的直脚幞头都被砸歪了,才开始的时候贾瑜还把它们摆正,可摆正后没等几息又被砸歪了,反复几次无果后,贾瑜只好作罢。

  贾瑜走到哪里,哪里就下起绣球雨,把宽阔的街道都染成了大红色。

  南城的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两侧青楼歌馆上的清倌人、歌女和花魁们的绣球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砸到他想纵马逃离,砸到他想破口大骂。

  永胜门城门口,围观的人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新科进士们站在金榜前面,三鼎甲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进来,翻身下马,慕容鸿信站在金榜前,给礼部尚书张育梅躬身一礼,得到授意后,高声道:“谢皇恩浩荡,揭榜!”

  孙欣和贾瑜走上前,一人站在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