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太费钱了)_戏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人在某地任职如果可以购置田宅,就算他自己不滥用职权强买强卖或者低价买入,也会有人以各种名目向他投献田地赠送宅邸。

  像李东阳这样在历史上当了十几年阁老乃至于首辅的大官,老来感觉孤苦无依,想到先祖母娘家离京师还算近,还得写信给几个熟人说“我想去你们那边买点地养老”。

  为了表明自己真的需要这些田地,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多年的老痔疮来卖惨!

  所以王华他们这些京官正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在京师购买田宅的。

  他们想换大宅子,得等皇帝赐;他们想在京师有田地,还是得等皇帝赐。

  租田倒是常见,毕竟佃户不就是跟地主租田种地吗?

  只是很少有人像文哥儿这样闲着没事就想租块地来种着玩。

  有钱的根本没这个兴趣,没钱的当佃户纯粹就是为了糊口。

  王华没有和文哥儿细说这些事,而是和文哥儿做了约定,要是文哥儿能写出个章程来,清清楚楚算好要花多少钱,他就照着他算出来的数额给钱。

  文哥儿一听就懂了,他爹是让他做财政预算。

  比起一个铜板都没有的艰难困境,写个财政预算还是很简单的,这还有一整个月的时间呢!

  文哥儿没急着去调查,反而趁着假期广发英雄帖,问谢豆他们有没有兴趣参与这事儿。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种过田,感情肯定更好!

  文哥儿牵头的事,谢豆就没有不参与的。

  他二话不说就表示自己也要参与,并且再次提出要贡献自己所有压岁钱。毕竟他们都是余姚的,平时吃的米差不多,实在找不出什么新鲜粮种。

  对于谢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文哥儿表示十分感动,并让他先把钱揣好作为流动经费。万一他预算算漏了,确实需要点现钱来周转。

  谢豆听得一愣一愣的,既不懂什么预算,也不懂什么流动经费。

  文哥儿就给谢豆讲自己凑李东阳他们身边读过的邸报,上头有记载朝臣上表的奏章,像王恕、刘健他们这些阁老就时不时会上书一道,说建佛寺要花多少多少钱、费多少多少劳力、破坏多少多少民宅,叫皇帝不要这么干!

  算出来的这个数,其实就是预算了!

  只不过他们还这么小,算不了那么大的数目,先从自己身边算起就好。

  比如咱可以算算每天吃东西花多少钱,置办衣裳花多少钱,读书习字又花多少钱!然后做出下个月的财政预算来,看看养活自己每个月费多少钱!

  谢豆听了很有启发,回去后看到样东西就问:“这个多少钱?”

  徐氏听得有些纳闷,还是把价钱告诉他。

  谢豆不单问徐氏,他把家里的人都问了个遍,还一五一十地记在他的小本本上。

  这是文哥儿同款,文哥儿说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咱又不能过目不忘”。后面那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