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1章 一战皆降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外,虽然不能像后世那样施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李景还是规定,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必须送往堂接受一段时间教育,要让孩子们识字。中文.com【*^~】

  为此,李景下令启蒙教的前三年免费,这三年孩子只习国和数,也就是习认字和识数儿。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各家才可以根据各家的状况决定是否让孩子继续习更深一些的问,也就是说只有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会习上面那些专科知识。

  李景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扫盲,毕竞要把大明所有的人全部培养成才还是不现实的,不说国家的财力不够,单就现在大明百姓的家庭状况也是不允许的。

  而且李景很清楚,就算是三年免费,恐怕大部分家庭还是不会把孩子送往堂读书。

  这一点不是说李景用强制的手段就能解决的,毕竟李景还建不起那么多的堂,而现有的堂也收不了那么多的生。

  更何况大明还没有那么多的教师。

  但是明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李景依然要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是在为以后打荃础,李景相信,只要不停地坚持下去,受到教育的人终将会多起来,这就跟滚雪球一样。

  另外,在尽量推广基础教育的同时,李景还要走高端教育路线,这个高端教育就是国子监。

  说李景走高端教育,只需看国子监祭酒校长就能看出来,因为自大明开国以来,国子监还从来没国子监祭酒只是挂名,但是至少从中能看出李泉是多么重视国子监。

  而这时徐光启终于到京了。

  从心里说,李景真的不想让徐光启进京,因为徐光启己经七十七岁了。

  从平阳府到北京有数千里路程,徐光启这么大年纪,让他跑这么远的路程,李景实在担心徐光启在路上有什么三差二错。

  实际上这也是为什么李景没有让袁可立进京的原因,因为衰可立也七十七岁了。

  在大明,现在只有两个人能让李景牵肠挂肚,一个是袁可立,另一个就是徐光启。

  袁可立是李景的恩师,而徐光启则是李景心目中的大明国宝,这两人的年纪都己近八十岁,稍不注意恐怕都会有个好歹,李景怎能不小心在意

  但是徐光启还是来了,徐光启进京不是为了当官,而是怕自己的心血受到损伤。

  徐光启花了五年的时间才终于把科院建起来,现在科院要搬迁到北京,徐光启自然放心不下,要是不让他亲眼看着科院的人和资料以及设备安全到达,恐怕徐光启会寝食难安。

  这些人和资料以及设备,用徐光启的话说,那都是大明的宝贝,不管哪个受到损害徐光启都会跟他拼老命。

  对于徐光启这样的心情,李景完全理解,因此并没有勉强于他,但是李景严令高奇务必要保证徐光启的安全。

  而高奇在接到李景的命令后,更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