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 见势而起_明朝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可立说的话题有些超出他的想象,他一时有些接受不了。中文/\/\★\/\

  一直以来,李景是立足于红山岭来考虑问题,有沈家的财力,支持红山岭所需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国家层面,那他的想法就显得狭隘了。

  “还请先生教我。”李景恭恭敬敬地说道。

  “你知道太岳先生实行的一条鞭法么?”袁可立道。

  李景汗颜道:“先生,小子不知。”

  袁可立摇摇头道:“你们那个时代的人是不是都没有字?”

  李景急忙点头。

  袁可立笑道:“我说你怎么知道徐光启大人的名字却不知徐子先,这位太岳先生的名字叫张居正。”

  “啊?张居正我听说过,变法的那位。”李景忙道。

  袁可立叹了口气道:“太岳先生变法,国库充盈,不料先生去世之后,万历皇帝取消新法,以后大明王朝的国库便再也没有充实过。”

  见袁可立似乎还要感慨一会儿,李景忙道:“先生,这位太岳先生的一条鞭法是怎么回事儿?”

  “所有的田产税收,全部折算成银子。”袁可立道。

  “这样难道就能收上税么?”李景疑惑道。

  “能?”袁可立道。

  李景忙问:“这是为何?”

  袁可立笑道:“因为有商人!”

  饶是李景是现代人也被袁可立的话整的五迷三道。

  李景挠挠头道:“先生,我在后世不过是个军人,很多事情也是不懂得,您能不能仔细地说说。”

  袁可立哑然失笑道:“年前听你说起后世,我以为后世的人什么都知道呢?”

  顿了顿,袁可立接道:“那我就跟你说说为什么收钱跟收粮食是不一样的,这里面商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你知道商人逐利,必要低买高卖,但是一地的物品价格基本相同,想要获利只能运往他处,回来时,则带回此地没有的物品,于是商品便流通起来。我问你,商人在交易的时候用的是什么?”

  “钱!”李景道。

  “对!收税收的是钱,老百姓要是全种粮食势必没钱交税,当然也没钱买所需之物,于是有的人就不种粮食了,比如种棉花,有的养蚕等等,他们把这些卖了买粮,而种粮的人则卖掉粮食买自己所需之物。在买卖的过程中,老百姓也是会有结余的,他们手里有钱,国家就能收上税了。”

  李景闻听大汗,这不是流通经济么?他以前听说过,以为肯定很难,不想道理竟然如此简单,偏偏他以前就没想过。

  实际上,袁可立和李景都忽略了,支持物品流通的关键其实是政府。

  政府发行货币,然后用货币从民间购买物资,于是民间才会有可供交易的货币。

  在货币最初使用的时候,并没有商人这个环节。

  不过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办了。

  因为货币已经发行了数千年,完全没必要纠结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