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且听风吟(3)_靖难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居。按照来使的人数和官阶的高低,拟好菜谱,交光禄寺办理。除一日三餐按例送酒、肉、果品、茶、面等食物外,还在会同馆设宴款待,由礼部安排开宴日期,奏请大臣一员陪宴,每年“元旦”、“郊祀”、“圣寿”、“冬至”四大节令,总要邀请他们前来参加盛大宴会。

  反正有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所以后来有的国家一次就来很多人。永乐年间,日本曾派过200人的庞大代表团来中国蹭吃蹭喝,而且一呆就是大半年。就算地主家有余粮,也经不起这帮人的大吃大喝啊。所以到了仁宗年间,给日本下了道旨意,大意是说朝贡也行,但每次规定只能来一条船,20人的代表团。来多了?对不起,当海寇论处,肉包子没有,弓箭的伺候。

  所以到洪武时期,南京城里的老外已经是熙熙攘攘,于是在城内外的交通要道上兴建了十六座大酒楼,即:清江楼、鹤鸣楼、醉仙楼、集贤楼、乐民楼、南市楼、北市楼、轻烟楼、翠柳楼、梅妍楼、澹粉楼、讴歌楼、鼓腹楼、来宾楼、重译楼、叫佛楼,作为外国来宾和国内人士公共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其中来宾、重译二楼是专门招待外国使节的。

  这座“江北馆”就是这种应运而生的馆子,三人走进馆子,只见馆子内布置非常高丽化,所有客人都是走到塌上就坐,看来这也是古而有之的传统。

  一个伙计,穿着高丽人的衣服,上来用标准的汉话招呼,朱植让他找个雅间。伙计把他们三人带到楼上一个雅间里,进门时,对门刚好打开门上菜,朱植瞥了一眼,里面是一个大雅间,坐着10几个人,都是高丽官员的打扮,他们每人的穿戴真的和“大长今”里的颇为相似。而且每个人好象还抱着一个伎女饮乐。

  朱植没管那么多,进了自己的单间,这里布置得非常舒适简洁。两人脱了鞋子坐到上面,小陈子就站在下面伺候,他可不敢和殿下夫妇同坐。

  朱植稍微问了一下伙计,发现这么多年韩国菜变化也不算大,于是就点了烤肉,狗肉汤等几样菜。对于这些菜肴,朱植倒没有什么,可郭秀就不同了,每一样对于她来说都非常新鲜,她的表情好象第一次吃螃蟹。

  吃了一会,小陈子突然警惕地扭头盯着门口,朱植道:“怎么?”

  小陈子道:“门外有会武之人。”

  朱植道:“可能是对面的朋友吧。”

  小陈子突然做出一个嘘的手势,小声道:“不对,他们有兵器。”小陈子立刻变成了一只警惕的豹子,手从腰上一抽,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把窄身软剑。他缓缓移到门边,用耳朵仔细地听着外面。

  突然,外面说了几句韩语,接着“砰”的一声传来,接着就听到有人惨叫。小陈子紧张地扭头对朱植道:“殿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