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洬魂追月_楼台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燕王慕容皝自称王后,晋成帝司马衍谓历来大将军不处边,异姓不封王,故未封策命。

  咸康六年,已称王四年之久的慕容皝势力日盛,与赵一战,尽灭其二十万大军,一时声威无两。

  皝自觉已逢其时,使唐国内史阳裕等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以为新都。

  七年正月,皝命长史刘翔至建康求大将军、燕王章玺。司马衍迫于形势,只得应允,诏遣大鸿胪郭悕持节北上册命燕王。

  咸康七年,正月初七。

  晋都,建康。

  燕使行馆收到一片奇异的竹简,上无别字,只刻着一弯若离钩般的残月。

  世谓之,追月令。

  从广陵东下淮水,便是建康。

  建康城东傍钟山灵秀之气,南枕秦淮繁华之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虽自汉后战乱频仍,但依凭长江天险,甚少遭受波及,于这乱世之中,别居桃源之地。自元帝衣冠南渡,更带来了大批南逃的北方士族,一时文人骚客,行商羁旅,汇集于此,刚何况正值佳节年下,其况之盛,可以想见。

  北市长街一角,是一个小茶馆,铺面略小,地段却好。临着南北东西两条大街,正对着秦淮河景。北市不及南市挨着乌衣巷口多是达官贵人吟风弄月之地,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贩夫走卒路过扔两枚大钱,伙计便赶出来倒碗粗茶,递盘点心。赶到闲时,茶馆多围满着人,欣赏着跑江湖的各色表演。有时是走街串巷的唱曲班子,也有北来的胡姬献舞,但大多时候,还是听说书先生讲些朝野佳闻,江湖轶事,或是谁家的才子佳人,奇闻妙趣,以此打发时光。

  这家茶馆常日说书的是一对父女,女孩不过八九岁,粉琢玉器的小模样,穿着一身嫩绿色的粗布衣裳,站在旁边敲着小鼓,很是招人怜爱;她父亲四十多岁,脸上两撇胡须,一身江湖郎中似的打扮,招牌上拉了个妙手回春的破布条,右手摇着一把破蒲扇,姓乐,排行第三,熟识的人唤一声三先生。每每说得兴高采烈时吐沫横飞,妙语连珠,惹得满座茶客鼓掌叫好。老板有利可图,自然多与他们方便,时常免费供些茶点。

  这一日,小茶馆迎来了一个不太一般的客人。

  先是穿的不一般,晋人多为宽衣大袖,取其潇洒临风之态,即便是北市的寻常百姓,也只是干活时拿布带将袖子捆缚住,下身仍是长裾。但此人却着一身玄色窄衣劲装,乌冠葛巾,头上戴着灰色斗笠,掩盖面容。虽是奇装异服,但料子都属上乘,伙计也见惯世面,当即点头哈腰地将人迎了进去。

  再是气度不一般,北市多为贩夫走卒,便不认识,几句粗话出口,当即就热络起来。但这人气质孤冷,即便坐着,腰板也挺得直直的,一副生人勿近之态,惹的他走进来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