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好奏折李二爷喜获圣赞_古代地主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快捷键→)

  熙宁十年五月,京城的天气已经完全褪去了寒意,春天到了尾声,炎热的夏日就要来到了,皇帝坐在宫内的小轩里,看着临窗一树海棠开得正好,引来无数蜜蜂盘旋,期间夹杂两只蝴蝶上下飞舞,一阵微风吹来带进柔柔花香。

  不过此时的皇帝心情并不是很好,虽然新皇子健康成长带了许多欢愉,但不幸的是曹太后上个月染了风寒,吃药吃了一个月,还不见好,说起来,曹太后今年已经六十一岁,是到了病多的年纪。

  皇帝叹了口气,换了个姿势,揉揉有些麻的胳膊,目光落在另一边的亭台楼阁上,不过南征交址的郭逵就要得胜班师回朝了,虽然没有活捉贼子李乾德,但也出了皇帝心中一口恶气,是该让枢密院考虑封赏了。

  但是皇帝又想起一事,顿时又不高兴起来,唉,为什么他这个皇帝做的如此难?

  “宣中书省吴充、王珪晋见。”皇帝将桌案上一本奏折摔了摔,对身旁的内侍吩咐,看着内侍匆匆而去,将那本奏折先放在一边,捡起另外的翻看,见到其中有李定的上书,不由将眉头皱了皱,但还是耐着性子打开来看,果然见写的是:“…..自彦主计以来,具是有位时令天常之事,且休妻纳妾,治家无方,今又欲行大棚之事,以致京内外屯田风大起,青苗役法深受其害,臣以单邪绳奸为职,安敢避默?伏望陛下察情,罢黜淤田司刘彦章。”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刘小虎休妻纳妾的事!再远点就是因为小青年一时意气高调拜见司马大人的事!皇帝毕竟不是三岁的小孩子,这几个月来,单劾刘小虎的奏折是接连不断,尤其是这个李定,简直就是老狗啃骨头——咬住不放,皇帝有些气恼的将奏折扔到一边,这些人怎么总是记着人家的不好,怎就看不到刘小虎劳累奔波治好河北东西路的麦灾?那可是关系几万百姓生命的大事!

  “党派之争!为人小气!”皇帝嘟囔一句,心里幽幽叹了口气,又想起沈括的奏折,哼了声道,“不过,总比这个见风使舵,旁的人也就罢了,如今还不到半年,沈括这个王安石极为看重的人,也竟然上了抨击新法的折子。

  皇帝随手翻着桌案上其他人的奏折,抬眼看到宰相吴充,王珪远远地跟着内侍过来了。

  “微臣叩见陛下。”吴充与王桂同时拜倒。

  皇帝免了礼,也不说别的,将沈括的奏折递过去,道:“你们看看,他这话说的怎样?”

  吴充与王珪都是混官场的老油条,即可就现皇帝语气带着不满,王珪看了吴充一眼,示意他先看,毕竟辅是吴充,吴充腹议几句,王珪这个老滑头,只要遇到议政的事,一概只听不说,就是说了也随大流不挨揍!

  吴充拿起奏折看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