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款型号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比程刚想象中更和谐一些,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局面还能维持多长时间。

  快速的发展总是能掩盖一些不起眼的矛盾,接连的胜利又可以压制大量反对派的声音,这么说起来还真有点缓则的味道,对此程刚肯定是没办法了,只能看李主席他们能不能处理好这些首尾。

  飞行体验结束之后,发动机厂的参观活动也基本进入了尾声,不过根据王凯的要求,程刚又带着大家到来了隔壁的一处保密车间,这里正在进行的正是装甲车辆的研究。

  现在土共的组织架构已经比较完善了,相关工作流程肯定不会是某个领导拍脑袋来决定。

  哪怕程刚在名义上掌管了红军的后勤工作,又在政府中担任财政部长的职务,之前联络办公室主任的牌子也一直没有撤销,确实算得上权力重大,可他也没法轻易开启一个重大项目。

  在历史上,为了试制M11和另外一款航空发动机,建国后的中央计划在五年内下拨相当于50—60亿斤小米的资金。

  而这时因为有程刚的金手指,关键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基本不要钱,投入肯定不至于如此巨大,但是项目所集结的技术人员、工人以及学生,依旧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年代,一个非农人口往往需要数个、十余个乃至数十个农业人口来供养。

  在这方面,南方根据地好歹还有多年水利和良种的投入,压力要稍微小点,而北方可是刚刚开张,又要维持愈发庞大的军队,日子可是过得相当紧张。

  所以程刚最近开启的这些研究项目,大多是以短平快为主,而且都事先向李润石、王凯等人提交了申请,每个阶段还会有人过去做专项汇报,包括这次参观,多少也带了点伸手要粮的味道。

  既然如此,程刚当然无法拒绝王凯的要求,甚至若不是担心影响到工人们的进度,他举双手欢迎还来不及呢。

  “和飞机不同,我们在地面装甲车辆上的研究和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许多设施并不完善,所以现在就临时在发动机厂旁边搭了个车间,也好利用这里的人力资源。”

  因为整体搬过来才不过半年多时间,这片厂区的条件本来就相当简陋,临时搭建的装甲车间更是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几间依山而建的茅草厂房就是这里唯一像样的建筑,程刚只能不好意思地解释两句。

  不过其他同志肯定不会在意这个,甚至程刚的这番“哭穷”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哪怕在场同志中大部分的办公室和住宅,都还没得眼前这些厂房的条件好,他们仍然在考虑是不是要多调配些人员和粮食过来,以改善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当然了,程刚也知道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厂区内停放的那两台坦克,一大一小,即便是小的那个,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