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 灾情 3000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就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产生,粮价越来越高,而这个时代的百姓,对风险承受的能力,无疑是极低,如此风波,便会逼得越来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去。

  越来越多的百姓活不下去,又没有朝廷有力的调控赈济,便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生产荒废,民乱发生,又导致百姓所需的粮食越来越少。

  一个恶性循环,就此诞生。

  明末时期陕西绵延的动乱,就是因此而生。

  而自大恒建立,天子应对灾情,首先解决的,自然就是人祸。

  大军开赴陕西,镇压民乱,平息混乱,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统治秩序,清洗不法,再调配粮食赈济,改革开启,分田到个人。

  如此,秩序恢复,朝廷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简单得多了,即天灾引起的粮食减产而带来的空缺。

  缺一成,朝廷就补一成,缺两成,朝廷就补两成。

  朝廷再利用这缺的粮食,吸引百姓青壮,组织起各大工程,修缮水利,水筑道路,进一步增加各地土地的承载力。

  而事实上,到现如今,天灾虽看似还在绵延,且愈演愈烈,但在绝大部分灾区,灾情之下的百姓,较之以往,反倒是越过越好。

  其中原因,自然也很是简单。

  在以往,严格而言,朝廷统治的基础,都不是天下百姓,而是天下地主士绅!

  整个天下,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集中在地主士绅身上。

  绝大部分百姓,都是地主士绅的佃户!

  朝廷的税率再低,政策再好,对这些身为佃户的百姓,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身为佃户的百姓,是向地主交佃租,佃租为几成,朝廷说了不算,地主说了算。

  而绝大部分佃租,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佃租额度,都远远高于朝廷的赋税。

  而佃户们,不仅仅要面对地主那高额的佃租,还要承担着基层官府的压榨。

  如此,才有了稍有天灾,便立马是糜烂一地的现象。

  不然的话,纵使以如今大恒十税一高额田税,百姓也绝不至于连一两年的灾情都扛不下去。

  而大恒建立后,清洗天下,天子倚仗军事强权,以近乎血腥的手段,强行开启了资源再分配。

  即,打击清洗地主士绅,分田给贫苦百姓,改革之制确定后,更是从政策层面,对以兼并土地为生的士绅地主进行打压。

  如此,天下百姓,人人分得田地,一人哪怕只有一亩,按现如今的大恒税制,田税十五税一。

  即一亩地纳十五分之一粮为田税。

  一亩地产两至三石,一石约一百五六十斤,一亩就大概有三四百斤,

  纵使抽去十五份之一的田税,也绝对足以一个青壮活得好好的。

  更别说,强行且血腥的资源再分配后,绝大部分的百姓,分到手中的田地,也都有数亩之多。

  纵使旱灾,也有朝廷推行的耐旱作物,如地瓜这类耐旱且高产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