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戬 (十四)_绝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吗?

  早知道当初就少打他几下了。

  这样的念头闪过去,堂又敲开了一家人的门。

  一样的虚弱干枯、形貌都发黝黑。身形看着是瘦弱无力。

  很可怜。

  可是关我们什么事情呢?

  这粮食,若是拿回去给秦人,岂不是可以叫家中多养些牲畜,年节之时,又可多给孩子吃肉?

  即便是要发,需要发这么许多么?

  堂不能理解。

  但既然是秦王陛下的决定,堂是不会有异议的。

  发了也就发了。

  至于说,发这么许多的粮食给韩国庶人做什么,为什么不能让自己人吃多一些。

  这些问题,堂是不清楚的。

  发过了粮食,堂回到军营当中。

  好友具睾已经做好准备,开始前往发糖了。

  那些糖,原是秦军的补给,为了贯彻秦王陛下的命令,如今也要发下去给韩人了。

  那些卑弱怯懦的韩人!

  秦军此来,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到来,兵士们尽管是穷苦出身居多,可是久久蓄养,穷苦的日子已经是过去。

  越是过去,越是不想回到过去。

  作为秦国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所想要的,是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生活。

  这是很朴素的心愿,没什么错。

  在清缴战利品时候,将士们也都偷偷隐私一些财宝,这是常态。

  对待轻易击败的韩人,他们的态度也称不上和善。

  只能说,囿于秦法和秦王陛下的命令,他们可以把韩人当成人看待。

  即便如此,这样的情形也是张唐所从未见过的。

  ——秦军入城并不劫掠、并不肆意杀人、并不勒索、并不银虐妇人童子、并不破坏秩序、并不纵火、并不酗酒。

  这是有别于他认知里的一些兵士的!

  过去的情况,即便是脱产的魏武卒,也都是一样的。

  如今的情况,是陌生得多的。

  不过打了胜仗,怎么样都是好的。

  张唐想要同王翦商议一下战术问题。

  ——距离新郑,已经不到一百里了。

  ……

  “荀夫子的想法自然是很好的。”鞠子洲稍微准备了一下措辞。

  荀况的思路应该说,大体上有对的地方,只是略微幼稚,不成体系。

  “鞠先生对老夫的想法,是如何看待?”荀况见到鞠子洲的态度,也很是好奇。

  鞠子洲的思想,荀况是接触过的。

  《剥削经》这样的书,太过偏激、极端、有悖于常理人伦。

  但荀况无法挑出其错误。

  只看这著作,荀况是知道的,对方比自己的想法成熟的多。

  但细细探究,《剥削经》里面体现的,只是如“火焰灼热、冰块寒冷”一样的运行规律。

  尽管描述上偏激、极端,但它应该是对的。

  在自己没有更深入的理论和了解之前,荀况只能觉得它是对的。

  而这样的正确的规律背后,那个洞悉了规律的写作者的态度呢?

  他是以什么思维角度来阐述这样的规律的呢?

  荀况是很想了解的。

  对于未来的世界,“礼”应该如何演变,荀况也很想知道鞠子洲的看法。

  对于自己,他又是怎么样的态度呢?

  鞠子洲简单思考,说道:“荀夫子的道理,是很明确的。”

  “你所想要的,只是简单的‘长治久安’(阶级固化)‘天下太平’(稳定既有秩序)。”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