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章 柴家的命中之劫【求订】_长风万里尽汉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来得及修改,错别字,请见谅。

  ……

  且说这高唐州里,知州高廉点起兵马向东杀奔齐鲁去,而他的小舅子,人称殷直阁的殷天赐,也自乐呵呵的点起‘人马’开奔那柴皇城府邸大门。

  这却是由一座宅院而引发的惨案。

  殷天赐年纪虽小,却倚仗他姐夫高廉的权势,在高唐州横行害人不浅。有得那等献勤的卖科,对他说老柴家宅后有个花园水亭,盖造的甚好。那殷天赐就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随从,径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柴皇城一家人出去,他要来住。

  如此闹得不小,殷天赐被高廉叫了住。

  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柴皇城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只说:“我家是金枝玉叶,有先朝丹书铁券在门,诸人不许欺侮。他如何敢夺占我的住宅?赶我老小那里去?”还隐隐自傲。

  却不知道,这一切只是因为高廉未得高俅的示意,暂且把手中的刀子从他脖颈上移开了吧。

  虽然柴家在赵宋高层上已经早无一丝一毫的影响力了,但高俅很懂赵佶的心,他知道在赵佶的眼中,柴进所犯的那些事儿从来就不是事儿,别说很多事情儿赵佶还不知道,就算是赵佶知道了,那也是会不以为然的。

  对比那些在赵皇帝眼中不值一提的江湖粗汉,柴家这块招牌的份量显然更重。

  所以,高俅的态度就必然的影响到了高廉了。后者依附前者做官,高俅才发达没几年,能把高廉这个叔伯兄弟里唯一有点才能的主儿推到知州的位置上,还是高唐州这一险要处,已经是用尽气力了。

  甚至于,若非赵宋这些年政坛上乌烟瘴气,蔡京结党营私,给了高俅如此运作的机会,那都不可能做到的。

  在赵宋的政治体系中,知州,且还是执掌本州兵事的知州,那地位是很不低的。

  多少金榜题名的进士,穷极一生都混不到如此地步,高廉仅仅是通些枪棒文字的假道人,全赖于赵宋官场上的漆黑腌臜,这才能一步登天。

  这厮儿早就知晓,自己这辈子是脱不开高俅的庇护,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没想做什么青天大老爷。那殷天赐就是他的白手套,看似嚣张跋扈,蘸取了大把的钱财,可内里却有相当一批送入了知州府邸,而又从知州府邸送到了东京的太尉府。

  此遭的官场,其结构大体是如此。谁让蔡京秉国十数年,这大宋朝当年的制度规矩早就给破坏的一干二净。

  把蔡京、杨戬、梁师成等人当做大军阀,那些官员就是他们手下的小军阀和士兵。

  大军阀的党同伐异,小军阀的朝秦暮楚,如此的大宋朝能搞好就有怪了。

  而高俅别看得赵佶的重用,在军事上能执掌大权。但是文武有隔阂,别说是蔡京、杨梁,就是赵佶也不会允许他在文官范畴中有重大发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