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_唐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可的人,自然不一般。日后若有机会,高某定是要去见识一番的。”

  说完这句话,他便让开一步,露出了身后的城门。

  然后再次恭敬说道:“请夫子进城。”

  老夫子点点头,收起戒尺,缓缓迈步。

  顺便往城里看了一眼。

  城里有一书生,在城门那头已经等了很久。

  书生身着青衫,如夫子一般高大,脸上带着笑意,腰间竖着一本古籍。

  这样的打扮,也很像一位教书先生。

  一夫子,一书生。

  在唐国的内城边缘碰头。

  隔着一段不长不短的青石板路相对而立,默然观望,像是好久不见,需要细细打量。

  高之叶从后面阔步走过,一路无言。

  一直往唐国宫殿深处走去。

  等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街尾的巷弄拐角,老夫子横起戒尺,终于说了一句话:“我还以为你不敢来见我。”

  书生双手背在身后,笑道:“既无所欠,为何不敢?”

  老夫子抬起头,说道:“既无所欠?那么唐青在荒原中拜我为师的时候,你为何不现身?”

  书生没有说话。

  只是微微叹息,眼中有星光闪过,转瞬无踪。

  老夫子继续说道:“以为自己读了点书,看透了人间半点气运,知道了些许因果道理,便敢在唐国开枝散叶,授道天下?”

  书生摇头。

  仍没有说话。

  “唐帝封你为大祭司,唐国子民敬你如神,世人皆知你无所不知,通晓天下,你便真的以为能取代我的位置,成为人间第二个夫子?”

  老夫子摆摆手,有些隐怒:“你若老老实实守在唐国一方天地也就罢了,偏偏要跟着唐青去人世走一遭,他的命途,你有资格参与?”

  闻言至此,书生收起了嘴角的笑意,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开口:“我不会修行,只会读书。所以在我的世界里,读书,就是修行。等我读完了所有的书,看尽了天下的因果往事,才知道漫漫长路,顶峰之上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世人皆知人间七境已是巅峰,却从未有人看到过七境以上的风光。很多年前我入境从圣的那一刻,有幸得窥一眼,便再难自拔。”

  “相信在过去的无数个岁月当中,其他几位圣人也会如我一般,想要走出这个世界,去登高远望,看看是否有天上天,是否有人间修行的极致。”

  “那样的答案我们找寻了很多年,最后发现,都在唐青身上----天选之人,命格不在人间,所以我无法看透。既然人间不是他的终点,总有一天他便会离去,有这样的机缘在身,我便能随他离去。”

  书生的声音不大,却仿佛暮鼓晨钟,声声敲在了老夫子心底。

  他开始沉默。

  眼中有些疲累。

  过了很久才突然抬头望天,说了一句话:“人间之外,真的是好风光吗?”

  “惊鸿一瞥,看不真切,但总胜过人间枯燥。”

  书生感慨:“夫子你生而知之,却依然无法看透那片苍穹,难道就不好奇?”

  老夫子很快说道:“谁说我看不透?”

  听到这句话,书生眼中一阵恍惚,他望向老夫子,有些不可置信。

  “正因为看的太透,才会跑到唐国来提醒你,人间风景最美,再往上,高处不胜寒。”

  老夫子沉眼低语,好似梦呓:“等你翻完腰间的那本书,真正做了天下人的老师,才有资格跟我提一句,去人间之外看一看。”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