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一曲将未尽,又见明珠光_南宋第一卧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沈墨却恰到好处的提出了这个提议。这真是正想瞌睡,却有人却送来了枕头!

  卢县令笑着答应了,沈墨则是带着一众衙役,押着案犯呼啸而去。

  ……

  且不说卢县令借机在花船上,和张天如他们这一伙人谈笑风生。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卢县令连夜写了有关案情的陈述,第二天一早连同案犯和赃物一同递交给了刑部。

  在昨天晚上,莫尼亚还没等赶到县衙就已经流血而死。而孟小乙则是把他们犯案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全都供述了出来。其中的过程,果然和沈墨所描述的分毫不差!

  在案卷里,卢县令把审问猫妖时候的计谋详细的讲述了出来。刑部的人这才知道,所谓猫妖其实只是一只野猫而已。大家不由得对卢县令的奇谋妙计大感佩服。

  在这之后又过了两三天,整个临安城里面关于这桩案子,已经是流传得沸沸扬扬。

  这桩奇案在街市上一共流传着两个版本。一个是卢县令原本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猫妖只是世间的普通精怪,见到天上的星宿自然是俯首帖耳。所以猫妖才会幡然醒悟,主动帮助卢县令破案,就此抓获了这一帮案犯。

  还有一个版本,是说卢县令手下有一位江湖上的奇人异士,帮助卢县令破了这桩案子。

  总而言之,街巷上所说的要么就是神怪小说,要么就是武侠小说,两个版本都很引人入胜。

  在几天之内,这些传说不但在街头巷尾开始流传,而且在临安的瓦子里面和各种娱乐场所里头,居然有几个说书人同时说起了关于这件案子的评书。

  以赵葫芦为首的这些艺人,把这出《千年猫妖噬胡商,卢公夜断奇宝案》说得活灵活现,各种情节跌宕起伏,十分引人入胜。

  这一下,卢县令的名声更像是沈墨放出来的火箭一样,嗖嗖的向上攀升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闻,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对这些怪异传说,肯定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卢县令断案的能力,和他那阙“牵搅一潭星动”的西江月词(沈墨自然是把词的作者说成了卢县令)却也在临安的官场上口口相传,逐渐的流传开来。

  眼看着三四天过去了,刑部的批文也终于传了下来。孟小乙判了秋后问斩,赵六儿已死就不在另做处理。胡商那些的货物发回本人。

  这些宝物在卢县令交上去之前,沈墨就已经全部登记在册,如今刑部又一件不差的发了回来,属于阿普的自然是发还给他本人。

  至于阿兰、卢斯和若汉的宝货。也交给阿普去带回交到死者家属的手里。那阿普拿回了自己的宝物,自然是对大宋天朝由衷的感激涕零。

  至于莫尼亚的货物和那把凶器宝刀,当然是被刑部充公了。

  这天晚上,时间已经快到了深夜。终于空闲下来的卢县令拿出一本书,正要在灯下看一会儿就去睡觉。

  就在这个当口,有人回话说,外面沈墨来访。

  等到卢县令到了会客的书房,却见沈墨恭恭敬敬的站在屋里面等他,在他的脚边还放着一口硕大的箱子。

  卢县令纳闷之下,正要开口问沈墨有什么事。但是他一看沈墨正低着头,似乎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卢县令最近和沈墨也相处得非常熟悉,看到他这个样子,卢县令的心里就是一动。于是他命令屋子里伺候的下人们都回避了出去。

  眼看着书房里面就剩下他们两个人,只见沈墨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把那个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大大小小一个个精心包好的包裹。

  这些包裹被一一放在桌子上,然后又被沈墨一个个的打开,等到卢县令一看见里面的东西,顿时就惊讶得目瞪口呆!

  只见灯光之下,一件件珍稀的宝物被映照得交相辉映,整个屋子里面珠光宝气吞吐流动,映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桌子上正是整根的犀角、成盒的明珠。一袋袋的红蓝宝石、烁烁放光的猫眼,其余的玛瑙琉璃、象牙沉香,简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居然都是胡商的宝物!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