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变法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均田灭佛,编户齐民,重订户等,恢复两税,成了唐帝国这一年的头等大事,为顺利推行新政,李晔展现出了一个君主的铁腕和高瞻远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组内阁。

  定初三年二月二十四,状元韩偓结束秘书省实习,调任到中书省,升任起居舍人,薛鉴弘、归黯、喻坦之、崔远拜翰林学士,高及深、王赞、郑熙、苏检入职门下,陆贺群、唐求事尚书,奏对延英殿,并佐宰相与诸中书舍人判事。

  这么一来,外朝形成了以杜让能、刘崇望、韩正、柳璨、崔胤、杨涉为首的六核时代,参与延英殿内阁决策的重臣则在宰相和中书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一位常科进士新秀。

  至此,中央领导班子再扩大,规模增至十七人。

  定初三年三月初一,内阁刚刚组建完毕,李晔就颁布敕令,宣布开启风俗,本届风俗以次相刘崇望为主持,吏部尚书柳璨与御史中丞裴枢为副主持,中书舍人高蟾、郑昌图、赵崇、起居舍人韩偓及司勋与考功等有司官员辅佐。

  为了保证效率和监察质量,唐朝巡按有两项政策,一是巡视官员不固定,因人因事随机任免,二是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六察法,具体规定了监察内容,根据结果进行奖惩,出京御史大多也由皇帝直接授意,权位之高甚至能左右官员仕途。

  从频率来看,御史每年分两次出巡,春天称风俗,秋天称廉察,无论是风俗还是廉查,在往年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任何得罪过掌控本次风廉派系的官员都将遭到残酷的政治报复,轻则贬官罢职,重则下狱问罪。

  梁子深的,被贬去海南也有可能,至于什么时候把人找回来,一般要等个十几二十年,运气好了有新帝登基了,那么也会被提前召回,这回李晔的动机很明显,那就是用残酷的风俗廉察为即将推行的新政开道,反对变法的官员必须下台,要么乖乖执行朝廷的决议,要么去岭南安南海南。

  定初三年三月初九,杨花落尽子规啼。

  在李晔的强力支持下,在六位宰相殚精竭虑的谋划下,会同韩偓、薛鉴弘、归黯、喻坦之、高蟾、赵崇、王赞、郑熙、崔远等阁臣,经近十天的反复讨论、修改、整理,总计十八条一百七十九则的《敕令整顿吏赋田寺四治新政》终于定稿。

  初十,延英殿内阁表决通过。

  次日,李晔在紫宸殿颁布敕令,宣布变法。

  均田灭佛、编户齐民、重订户等这三项政策已在京兆府和南直隶部分地区结束试点,效果非常不错,这回要全面推广到东川、西川、陇右、凤翔、关内、京畿、河中、黔中。

  敕令日行五百里,很快传遍治下各道。

  朝野震惊,南国轰动。

  乡野田间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目瞪口呆,根本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