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零八章:机动部队的问题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战争到底需要准备多久?

  答案是从开始有了这个想法,一直要到战争彻底结束,或者直到结束后一段时间以后才算是完成。

  战争,其实就是一个挥霍各种资源的方式,虽然可以获得某些利益。

  李元吉到现在都搞不明白,战争到底是图个啥?

  打来打去的,战场地涂炭生灵,无数将士的亡魂,百姓的冤魂,谁又来为他们负责?

  但这是个比较哲学的问题,李元吉同样搞不明白,也搞不明白他自己为什么有发动这场战争的想法?

  潜意识?还是其他的原因?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现在的大唐,有能力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宣战,并且战胜他们。

  这不是自我的膨胀,而是实力的增进,事实上,在军队内部,始终都在大力的打压那种骄傲自满的情绪,为此,甚至会经常找一些陌生的高手去给情绪高涨的将士们泼一盆冷水,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

  反正能用上的方法,他们是全部用上了,而且效果也还不错。

  更重要的是,自从重新启用了儒家之后。

  儒家在这次的浩劫中真正的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虽然不一定是真心的,但就目前来看,情况还是很不错的。

  在李元吉刻意的授权下,儒家也在给将士们灌输着另一种全新的概念。

  也可以看作是老生常谈,旧醋新包装。

  反正说来说去,核心思想就是一个。

  军人,不是去战场上送命的,职业化军队,这里就是一个职业,每一个人都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合同期内的稳定工作。

  但是这份工作的风险比较大,而且没人能够帮助你,唯一能够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训练场上拼命的去训练,在战场上不去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最终所获益的,将会是你自己。

  你死了,伤心的是你的家人,朝廷虽然也有损失,但现在的情况下,有的是人来顶替你的位置,朝廷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在等个几年的时间去培养他们,然后为你付出一笔抚恤金而已。

  命是你自己的,永远不要把你的命交代在一个不该出问题的地方。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是让将士们在乎自己的性命,但经过解读之后,却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该牺牲的时候,还是要牺牲的,要牺牲的有意义,有作用,这句话更大的作用,是提醒将士们不要在那些无谓的地方做牺牲。

  当一个国家战争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它的效率是极其恐怖的。

  制定九个机动军轮番上阵的事情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将一张驻防图拿出来,然后在将行军的时间列出来,一切的问题自然也就迎难而解。

  被接连警告的程知节,知道这次自己是糊弄不过去了,所以,他只能捂着脑袋去做了这么一份计划。

  一份效果远远超出李元吉预计的计划,虽然看似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