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四四章:儒家的未来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略选对了,战术却选错了,最终终究是会出现问题的。

  现在问题已经出现了,不过好在出现的时机很好,出现的时间很早。

  一切还有挽救的机会。

  而更加庆幸的是,儒门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勇敢的站了出来。

  于志宁的一番话,算是承认了儒门之前的一些失败,同样的,也给了李元吉一个台阶。

  所有人都很清楚,皇帝是神,皇帝是不会犯错的,就算真的犯了错,也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背这个锅。

  而在此之前,李元吉已经站了出来,替天下苍生背了一口黑锅。

  作为神一般的存在,李元吉都能放下身段去下罪己诏,那么儒门还有什么还高傲的?

  难道他们真的就比皇帝还要重要吗?

  这世间就算没有儒门,只要皇帝发现了问题,最终还是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就算不需要儒门出面帮助,他们也可以解决。

  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皇帝的态度,导致了下面的官员对儒术全面弃用。

  一但皇帝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下令让下面的官员适当的注意下这方面。

  对于皇帝来说,人才是不存在问题的,大唐所有的官员,对于这方面都有些心得,这也是儒家这些年来的功绩。

  就算有些官员不是儒家培养出来的,可这么多年的时间,在这个大染缸里,也被熏陶上了一些儒家的气息。

  皇帝只需要一句话,便可以彻底解开官员身上的束缚,那么在通过几年的时间,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也就解决了。

  但是对于儒家来说却不是这样,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有没有他们都会最终被解决,所以才会让他们感觉到急切的压迫感。

  错失了这个机会,接下来他们还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吗?

  要想让儒家恢复到以往的繁荣盛况,现在来看是不可能了,而儒家唯一的出路,就是摆正自己的姿态,将自已放在与其他百家相同的位置,在各自的领域里去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再一次的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儒家的错,错在于未能在合适的时间,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但这并不能全盘否认儒家对民族的贡献,数百年来,稳定便是功,说说你的想法吧!”李元吉点了点头。

  人家给了台阶,自己不能不下,况且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

  虽说也可以解决,但问题在于,自己比较喜欢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

  儒家在这方面显然是专业的,几百年的时间,让他们这一手早就练的炉火纯青,而儒家若是将所有心思全部用于此处的话,必然会事半功倍。

  不要忘了,华夏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可是思想统治永远高于其他统治手段的。

  而仅靠武力统治,秦?元?到了清朝,算是总结了这个教训,他们也引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