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推销水泥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李元吉一脸正经的解释着。

  “水泥呢?用了多少?”

  “水泥只用了不足五百石,算上人工,以及其他的成本,用时半月,耗费约两百贯。”李元吉的坦率,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这么大一座城门楼,竟然只用了不足两百贯?

  ‘这座城楼长宽约十丈(30米左右),而城池无需建设四面,将四面折开,便是四十丈长,另外突厥人并没有攻城利器,也不善于攻城,所以边关的军堡可以不用设置那么高,三丈便可绰绰有余,高度和门楼节约下来的费用,可折为十丈,也就是说,二百贯的价格可造出一段长五十丈,高三丈的城墙。

  而一座长宽五百丈的军堡,便可容纳数万军士,而一段总长为两千丈的城墙,也只需八千贯即可,饶是偏远的边关地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总成本下来也不过万贯而已。’房玄龄掰着手指头,暗暗的盘算着这笔账目。

  可越算下去,房玄龄心中却是越来越为震惊。

  一万贯左右便可在边关建造一座城池,这个价格虽然贵了一些,但最多也只需要三个月便可完工,而普通的城池建造,光是那一段城墙,少则需要三五年,多则数十年,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仔细算下来的话,这个价格还是很划算的。

  当然,李世民是数学功底并不好,甚至房玄龄的数学功底也不怎么好,否则这么简单的一道算术题也用不着去掰着手指头算上半天的功夫。

  可即便是不去计算城池的耗费,李世民也很清楚,建造这种新型城池还是很划算的。

  不动声色的扫了李元吉一眼,恨的李世民有些牙痒痒。

  ‘可恶,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不能是其他人?’

  若是其他人发现了这种材料,李世民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收归朝廷所有,而朝廷所付出的,顶多也就是一笔赏赐,以及一个爵位而已。

  可发现这种材料的偏偏是李世民,爵位什么的自然行不通,想要强夺也根本不可能,若是连齐王的东西也要抢,他李世民的名声怕是要彻底遗臭万年了。

  表里不一,这是一位帝王的必修课,当了那么多年的秦王,遭遇了那么多的飞来横祸,李世民早就练成了这一身本领。

  “今国库空虚,怕是无法拿出如此之多的钱粮,元吉可要再接再厉,尽可能早日将价格降下来。”李世民面带微笑的说着,李世民绝不相信水泥的成本会有那么高,但表面上却是不得不信。

  同样的,李元吉的这番作为,再一次的让李世民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胁。

  自己即将登基为帝,李元吉在这个时候搞这么一出又有什么目的?李世民不解,很多人都不解,反正他们是绝对不会相信,李元吉只是单纯的想要推销他的水泥。

  李世民带着一众文武大臣迅速的离开了太平坊,来时匆匆,面色凝重,走的时候也同样匆匆,面色依旧浓重。

  不过两者的含义却完全不同,来的时候是迷茫,走的时候却是各怀心思。

  宋忠甚至还没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李元吉的目的是什么?李世民便已经匆然离去,只留下一脸懵逼的宋忠和余仁,当然,还有那个反应始终慢半拍的罗尘。

  “行了,人都走了,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召集工人,继续开工,等天冷了这活可就不好干了。”打断了三人的懵逼,李元吉径自走向自己的临时小窝,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小窝更舒服的了。

  “殿下,您这又是何意呢?奴婢怎么搞不明白呢?”后知后觉的余仁连忙跟了上去。

  “何意?你们这几个败家玩意儿差不多将本王的家底都给霍霍完了,本王若是不想些法子赚点钱,难不成以后还打算睡大街?”李元吉故作姿态,狠狠的瞪了眼余仁。

  败家?我败家?

  被李元吉眼神吓到的余仁,浑身瑟瑟发抖的停在那里,心中一阵滔天的委屈感油然而生,殿下竟然说我败家?

  没理会余仁的委屈,喊来宋忠,对其低声的嘱咐了几句,宋忠暗暗点着脑袋,旋即快步离去。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