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零九章:是时候闪现一波了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早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有御史注意上了程知节的这种举动。

  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具体的证据可以证明背后的人是谁,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

  为此,御史甚至特意找了几个书生进去听课,开销什么的自然由御史来负责解决。

  与弹劾某一位大臣相比,这点小钱根本不算什么。

  要知道,御史与其他官员的职责不同,政绩也同样不同。

  以往大唐的政绩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治下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速越快,人数越多,政绩就越好,就越能证明你是个有才能个官员,也更容易得到提拔。

  现在还加入了个经济指标,但这些都与御史无关。

  御史的政绩指标还是原先的那个,以弹劾大臣的数量为考核基础,同时,又以弹劾的准确率进行更进一步的考核。

  御史虽然有闻风上奏的权力,但同样的两个人,同样在一年内弹劾了十个人,其中一个有五个案子被查证是真的,另一个则有八个,若有职位上的空缺,自然后者更具有优势。

  裁员的时候御史台也裁掉了一些人,虽然不多,但御史台的竞争也还是很激烈的。

  当御史大夫杜淹拿着种种证据找上李元吉的时候,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幕。

  御史的职责是弹劾,成不成功,皇帝怎么处理,与他们无关,只要被证明弹劾是有效的就可以了。

  “还真是穷疯了他!”正在视察冶铁作坊的李元吉,得知从程知节家中拿到四百贯钱的违法所得之后,不由得感叹道。

  “哎,这个老匹夫,估计是时间久了没闹出什么动静,心里有些不踏实。”房玄龄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程知节的路数大家都懂,也有人想过要学他一样,但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得来的。

  为了学而学,最终只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毁灭。

  而对于程知节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家伙,李元吉也很是无奈。

  大事从不犯浑,小错却是接连不断,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陛下,这铁路如今看来想要大肆修建,怕是有些难度呀!”程知节的问题只是小问题,其他的官员也没人敢拿朝廷的禁令去当儿戏,房玄龄将话题扯回了正题,也就是今日两人一同来到冶铁作坊的原因。

  铁路的试验段他已经见识过了,的确有可取之处,而且那边经过长时间的测试,也已经找到了最大限度。

  每隔四十里设置一座马驿,每座马驿配备三十匹马就完全够用了,暂时来说是够用了,再往后的话,会配置的更多一些,这要取决于对运输的需求程度而设定。

  若是遇到有坡路段,则单独设置一座马驿,里面配备十匹马用来协助列车爬坡,所有的规划都是完整的,齐全的。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说铁轨。

  “钢铁的产量挤一挤的话勉强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