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二章:长远的目光和发展_我的重生太稳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纪房地产公司,此时吴海渊正在办公桌上对着一堆报表飞快地点着计算器。

  新世纪地产最近一段时间把重心放在了拿地上面。

  按照方启博之前画圈的地图,他已经拿了好几块地,这几乎耗尽了新世纪地产成立时的所有资金。

  很多同行都不理解吴海渊的做法。

  拿这么多地干嘛?

  而且完全背弃了地段的原则,谁都认为三环路那边不会有地铁线经过,根本不值得去投资。

  尤其是其中一块最大面积的地,里面有些甚至还是农田,周围也是一些村庄,怎么看也不像有发展潜力的地块。

  实际上,就连吴海渊拿地的时候心也是慌张的。

  不过既然选择相信了方启博,那就只能义无反顾地执行大家商量出来的结果。

  于是在隔空传来的嘲笑声中,他还是硬着头皮拿下了那些地方。

  此时他在算的账,就是最近拿地的成本。

  “在忙什么呢?”方启博走到吴海渊办公桌上拿起一张单子边看边问。

  吴海渊说:“最近拿地的账要算出来,晚上我约了运杰和曜文过来做总结汇报。”

  方启博问道:“钱都花完了?”

  吴海渊从椅子上起身招呼方启博在沙发上坐下,“差不多吧,账上还有一百来万,不敢动了,余孝军的账还没结呢。”

  方启博听见吴海渊这么说,于是点了点头问道:“最近都拿了哪些地?”

  吴海渊起身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那张被方启博画了圆圈的地图走过来摊开说:“打了勾的都拿了,剩下的没钱,我准备用紫玉地产的名义先拿下来,再逐步转到新世纪名下,资金问题就当是一般的拆借,到时候再看怎么算点利润分成。”

  方启博看了看地图,打了勾的几个地方都还不错,不过最重要的那块地,也就是后世富都广场这里还空着。

  “这块地现在的价值是多少?”

  “这里涉及到拆迁,所以需要的资金规模最大,现在估算一下,大概要一千三百万才能拿下。”

  “一千三百万,妈的,这么便宜。”

  吴海渊见方启博一副轻描淡写的模样,便笑着说:“我就喜欢看你把一千三百万说成一千三百块的样子,这里不算便宜了,全是几万块一间的土房子,却要花上差不多十来万才能拆迁,你说还便宜不?”

  “这很正常,谁都不愿意自己居住的房子廉价出让,再加上现在普遍房价看涨,你给人家啊几万块钱,他买不回来原来的住宅,或者是买不回来同等面积的住宅,谁也不会把房子出让给你,对不对?反正这块地有利润空间,对于拆迁户该给的还是要给,能满足的尽量满足,问心无愧就好。”

  方启博对拆迁这个词汇其实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没有办法,后世华夏经济腾飞的勋章里,拆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大规模城市房屋拆迁,成为人们这个社会进步、城市发展的必经途径之一。究其原因,是城市原有的格局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若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通过拆迁实现城市空间的延伸和功能的重新布局。因此成就了这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长远的目光,才有长远的发展。

  他认为新世纪房地产公司要一定要体现出社会的正能量,成为社会上负责任的房地产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