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坐而论道心意足_从清末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在龙场驿呆了两天,王浩与王守仁告别。

  临行前,本想带王守仁一起回京,却不想,阳明先生说,本来就被贬于此,却是万万不能擅离职守。

  就算拿出御赐令牌也无可奈何,必须得见到吏部公文才行。

  王浩无法,只得带着骆椿回京。

  带着骆椿,从贵州往西,经四川、陕西、过山西历经数月才至京师。

  一路上名义上巡视边疆,实际上游山玩水、体验风土人情。

  到达京师后,已是正德四年春末。

  回京后,先是去见了皇帝,给他说说这一路上的见闻。

  可怜的孩子,作为皇帝,活动范围也就是京师范围,难怪以后喜欢跑出去玩。

  当听到王浩说与一驿站驿丞坐而论道时,正德完全就惊呆了有木有。

  想不到,自己手下居然还有如此隐士高人,却甘愿屈居于一小小驿丞。

  当王浩说出名字时,正德愣了片刻,想了起来。

  原来是前礼部左侍郎王华之子,原兵部主事王守仁。

  当即把这个名字记在心里,只是不知此人是文官一派还是忠于皇室。

  若以后有机会,试探一二,若忠心皇室,再行提拔。

  …………………………………………

  自收到王浩的信,林家一大家子人就搬往京师。

  林平之也来了京师,林震南则是正好在京师开了一个福威镖局京师分局。

  此前假圣旨之事被皇帝知晓后,龙颜大怒,参与此案的官员一律罢官免职。

  面对文官体系的试探,正德纵是大怒也无可奈何!骆安也因此功劳,被调到京师任指挥使同知,比前世早了十二年。

  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被罢职问罪,接任者张永。

  自这次回来,王浩就窝在家里,哪都不去。

  每日里,练练功,教教徒弟,只是徒弟已经不只一个两个了。

  除了林平之外,骆椿也被收为弟子。外加上不知从哪听来的风声,一些朝中勋贵送来的子侄。

  本来王浩不想教这么多徒弟,然而与正德密谈了一次,就收下了。

  自数十年前,土木堡之役,朝中勋贵势力被消耗惨重。

  文官势力抬头,气势正盛,这也使得后世皇帝不得不抬太监出来与文官打擂台。

  同时,这也是史上正德讨厌文官,重用太监的原因之一。

  现在虽然才正德四年,此事却已经有了些许苗头。

  王浩考虑良久,终于答应下来。

  同时,皇帝拜入王浩门下,作为首席大弟子,而林平之屈居老二。

  王浩在考虑教什么、怎么教。

  说实话,教授他们武功,王浩自认胜任有余。

  然而,这样教出来的不过是一群武夫,又怎能斗得过朝堂上那群人精!

  岂不是又要重演明末历史,东林党卖国求荣,国破之际,水太凉?

  再者,大内侍卫、锦衣卫高手如云,多几个武夫于事无补?

  思虑再三,终于是决定了。

  除正德外,其余人上午习文,下午习武,晚上自学。

  文有:爱国洗脑教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

  武有:武功、战略、兵法、练兵等等

  至于人皇,则是另外教导,他的课程与其他人不同。

  他的主要课程有:王版毛选、文化战争、政治斗争、施政、舆论战等。

  两者分开,教授勋贵等弟子在王府,也算是增加些人气。

  教授皇帝在豹房。

  隔日进行授课。一边上课一天休息一天,或自学。

  虽然王浩没做过老师教过学生,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嗯,也可以拿这批人做实验嘛。

  实在不行,总结经验,再教下一批。

  寿命还长,等得起。

  自此,小葵花课堂开课了!

  不对,是王老师课堂开课了!

  单日,林平之、勋贵子弟上课。

  双日,给皇帝讲课,为了引起他的兴趣,把一些伟人事迹魔改当成故事讲给正德听。

  同时,为了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王浩决定:每次课后作业,如果能让王浩满意,就奖励给正德一项小发明。

  于是,在随后的近一年时间里。

  大明先后出现了玻璃、改进版白纸、大明日报等等。

  以御用监为首的十二监,全力运转。

  将玻璃制成高档玩物,远销海内外。

  北至鞑靼、瓦剌,南至缅甸、暹罗,西出古丝绸之路,东到朝鲜、日本。

  /br

  /br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