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九十六)由“追悼会”想到的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因为孙纲在军事上的力挽狂澜,中国才得以转危为安,所以在他被推选为“华夏共和国”政务院参政的同时,李鸿章把负责全**事的军务部也交给了他负责,由他兼任军务部长,并批准了他扩充海6军的建议。(本章由转载發佈)

  李鸿章和张之洞他们这些政坛大佬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孙纲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奠定了新的“华夏共和国”的基础,想要有今天的安定局面,是根本不可能的。

  枪杆子里出政权,现在,李鸿章他们已经认识得非常深刻了。

  这样一来,中国的国防重任,就压在了孙纲的肩膀上。

  这了统一事权,李鸿章没有仿效西方国家,分别成立不同的“海军部”和“6军部”,而是将全国的军事指挥权集中到了军务部手里。

  因为,中国从甲午战争开始,到现在的抗俄战争结束,所取得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军6军的协同作战,李鸿章认为,“若按前清时分设海6署,一旦有事,临阵不能相谐,有难不能互助,实为不妥”,因此,设立了军务部,由军务部长统一负责指挥海6军协同作战。

  而孙纲多次指挥过海6军作战,“年岁虽轻,然叠经战阵,海6军事,莫不精熟,每战皆胜,百战宿将,亦服其能”,因此这军务部长一职,就非孙纲莫属了。

  对孙纲来说,掌管全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满清王朝给他留下来的将近百万人的庞大“6军”,现在就够他喝一壶地了。

  清朝现在虽然没有了,但在各地驻防的满族旗兵。战斗力虽然极弱,但对刚刚新生的“华夏共和国”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在“己亥之变”刚刚开始时,除了东三省的旗兵随同满清王公亲贵讨逆外,在一些其它地省份。也有一定数量的满族旗兵响应,但由于“讨逆军”失败得太快,随后又生了俄国的侵略,这些旗兵又都返回了驻地,由于满清王公亲贵对国家的出卖,引起了百姓的极大愤怒,很多满人官员都被汉官驱逐下台(包括总督和巡抚这种量级的),一些旗兵部队还被所在省份的练军解除了武装,现在。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华夏共和国”成立了,这些旗兵和国内地很多满人都惴惴不安,担心受到汉人的清算。

  毕竟,满人几百年对汉人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压迫造成的民族裂痕,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

  自己想整顿全国的军队,这些旗兵就很不好处理。

  孙纲和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说了自己的担忧,“政务院”在经过仔细研讨之后,决定先着手办两件事,以此来消除满人对新政权的疑忌心里。让国家不至于陷入民族分裂的状态。

  这头一件事,就是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丧事,“以安天下满人之心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