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九十)准备“黑”阿根廷的船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铜为主要材质来铸造“中华共和国”的国玺,不用金玉等贵重材料,其实也是为了向天下百姓显示,新的“中华共和国”一心为民,不崇尚奢侈豪华。(本章由转载發佈)

  不用翡翠玉石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这些材料不仅贵重,而且脆硬易碎,据说秦始皇弄的那个“传国玺”就曾经在王莽篡汉时被摔坏过。而用这种铜金合金的好处是,铸造出来的器物坚实致密,不但外表光亮美观,而且经久耐用,便于国玺在国家事务中的运用。

  对于印钮,李鸿章建议采用新定的“国徽”,即盘龙华表柱为印钮,一来美观庄重,二来便于握持使用。

  李鸿章的提议经过大家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下来。

  而关于国家的另一个象征,“中华共和国”的国歌,大家认为最好是在国事初定之后,向民间征集,仔细选择后再予以确定为好。

  毕竟,中国现在还没有国家元出国访问的事,还用不上。

  上次孙纲陪着李鸿章出访俄国庆贺沙皇加冕时,因为中国没有国歌,结果俄方在欢迎仪式上没有办法演奏中国的国歌,曾经让李鸿章差一点傻眼。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当然知道清朝没有国歌这事,但他在这方面,也就能进个卡拉ok唱个流行歌曲什么的,这个设计国歌毕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才没敢乱出主意,最后还是李鸿章急中生智临时找了诗配以古乐当成国歌,才算把场面应付了过去。

  这“代国歌”的歌词是这样的:“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听起来还算大方。

  这诗后来被称为“李中堂乐”。就算是中国的第一国歌了。

  李鸿章身上的“中国第一”,其实有不少的说。

  据后世地史书记载,清廷后来为了和国际“接轨”,也钦定了一国歌“巩金瓯”,歌词晦涩难懂,具体是什么孙纲已经记不住了,他只记得,这大清帝国的国歌诞生后六天,大清帝国就寿终正寝了,结果“国歌”变成了“葬歌”。

  现在。历史的进程已经生了重大的改变,大清帝国这回连“葬歌”都没有了。

  因为没有外事活动,中国的国歌的问题在目前还不算是最为紧要的……)所以被推迟“再议”也是正常的。

  当会议结束后,孙纲回到了自己的居处,告诉了马关于新的“中华共和国”地国旗、国徵和国玺都已经确定了的事,她知道了也很高兴。

  毕竟,国家的“新象征”已经出来了,比起清代地仪仗典制,更能引起百姓的认同。也容易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小江给你来了情报,是关于智利和阿根廷的战争的,你上回说的那个从南美弄船回来的事,差不多要成了。”马随后对他说道。“我现在才搞明白,你把潜艇都租给智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