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千零二十三)华夏航空母舰的攻击试验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蒙受了1915年的严重损失之后。英国、法国和俄国政府总算从尸山血海的教训当中吸取了一点经验,到了1916年,协约国各主要成员国准备开始统一行动,以期扭转不利的战局。在白里安就任法国总理之后,他立刻表示协约国各国之间应该结成“统一战线”(虽然这个“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统一指挥),意思是应该把协约国与同盟国各国交战的整个巨大的战场,“看作是一支大军或一个国家在与之对垒”,因此应当统一加以组织,协调各个战场的战斗,局部战线的一切计划应该与整个战线的其它部分的所有计划联系起来;摒弃以前的那种互不相关的进攻作战模式,各个主要的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应当同时作“联合的努力”,全面压倒并摧毁敌人的抵抗。对于法国总理的这个想法,四大协约国政府和四国参谋部都取得了完全一致的共识。

  为了贯彻实施这一指导思想,协约国决定在1916年夏季的几个月期间,在东线和西线同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展开一次大规模的联合攻势。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俄军必须在6月份准备就绪,英军要在7月完成准备工作。因此协约国各参谋部一致同意在1916年的前6个月里尽可能的遵循等待政策,在这个期间,俄军要重整装备并继续扩充兵力,而英军则尽快完成新兵训练并集结进攻所需的大批枪炮弹药。四大协约国从这个时候起全都开始全力投入到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中去。

  在协约国参谋部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一旦进攻开始。俄军应该尽最大努力将德军牵制在东线的北部,而俄军的主要进攻应该放在同盟**力较弱的南方战场的加利西亚实施。英军和法军应该在索姆河两岸携手并进,动一次过以前任何一次战争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在德军的战线上全力突破一个宽7o公里的巨大缺口;英军在索姆河以北突破自埃布特尔纳至马里库尔约25公里的德军防线;法军攻击索姆河两岸主要是在索姆河以南突破从马里库尔一直到拉西尼约45公里的德军防线。英军进攻的是由艾伦比爵士和罗林森爵士所率领第3第4两个集团军,总兵力约为第2、6、3等3个集团军,包括39个师,由福煦将军指挥,英法联军的总兵力合计整整5个集团军,过15o万人。这支大军将在5ooo门大炮的火力支援下动进攻,在他们希望德军与其奥地利盟友在东线已卷入同俄军的激战之际向德军猛扑。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的最早计划是协约国参谋部于1915年12月在尚蒂伊举行的次联席会议上草拟的,其最后计划是在则是在第二次联席会议上决定的。

  可让协约国没有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