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0 要同时打赢二场战争_新军阀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也有犀利的评论家分析说,这仗完了,打不起来了。你们看如今的军事调动,这完全就是属于谈判期间该有的正常军事部署嘛。而且中央军的后勤保障也放缓了,大量运往南方的不再是弹药,药品,粮食,而是各级的政府公员和行政人才,他们将以中央的名义,全面接管之前大部分掌握在军阀手中的地方政务。

  这个结果华飞也有些意外,如果早知道平定南方的战斗如此轻松。他就不会拖到现在,而是早在几年前就顺势而为,统一全国了。这个结果让华飞欣慰的同时,也不禁为自己在军事部署会议上不慌不乱,没有派出最精锐的王牌决定而庆幸不已i,否则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不过华飞也明白,这个结果并不是偶然的因素。如果他当初就攻打南方,首先晋军等其他各省的军队不会如此安稳。另外当时频频战斗的国防军,后勤保障压力也很大。当时中央新立,地方不稳,即使是改编的北洋军也远远不似现在这般稳定。对南方军的心理威慑,也远远不像今日这般深远。在当时不稳定的局势下,一旦出现一个失误,那引起的反应可就是雪崩的连锁反应啊。

  但如今的情势不一样了,国家不仅在俄国的内战中占了不少便宜,坚定了国民的民族自信心。此外的华盛顿会议,尤其是在澳门的捷成事件中,中国强硬的政治立场竟然让英国都屈服了,这给中央带来了莫大的威望和国际声望,对于国家内部的凝聚力,意义无法估计。

  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经济持续提升,工业高速进步,在中央治理下的民生,经济,农业,教育,医药等各方面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都在大力推广,让无论是中央治下的百姓还是暂时处在各地军阀实际掌握下的民众们,都心有所感,对南京的认同感那是与日俱增。并且在中央军影响力持续增长的同时,原来的晋军啊,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的地方军队都在渐渐同化中,基本丧失了性。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唐继尧他们在内政改革令下达后。即使没有准备好全部的战争准备,还是毅然起兵的原因。因为谁都看得出来,再不起兵,他们将彻底丧失机会。

  当然,不排除其他各种因素,蔡锷的领兵,对滇黔军那些将领的心理威慑,国防军犹如神兵天将,用超出军事常识的速度拿下广州,这种战斗力上强悍的错觉,也是造成滇桂军未战先怯的根本原因。

  华飞当即提笔写下回电,特事特办,一味地被框架限制住思路,的确是不明智的。而所谓的治国理念的选择,就是一种框架。因势利导,在合适的背景下,选择最合适的选择,那就是最合适的选择。接受愿意投诚的滇桂军,不仅可以兵不刃血化解这种内战,还能增加军力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