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1章 边防整饬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军屯的田地就摆在那里,但是牛羊马等却是需要人长期照料的,边军几乎是隔几年就轮调一次,所以很难保持大批量的长期放牧。

  不能放牧,那么关外庞大的草场就没有了任何的价值,反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巡逻。

  因此,在永乐后期,太宗皇帝放弃了大宁,开平,东胜等关外的据点,将防线后撤,希望建立新的边防秩序。

  可惜,原本的秩序一旦崩坏,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也是太宗不断北征的原因所在。

  边境的防线已经受到了破坏,所以想要保持边境的安宁,那么就只能主动出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和太宗一样马上得天下。

  草原上的部族,总是春风吹又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便会迅速强大起来。

  放弃了大宁,开平,东胜等关外据点之后,宣府,大同,宁夏等几个据点,就成了直面蒙古部族的重镇。

  没有了这些关外据点缓冲,新的边防体系又没有建成,再加上某个太上皇好大喜功,土木之役的惨败,其实早已经埋下了祸根。

  作为在边境几乎待了一辈子的杨洪,对于边军的状况,其实比所有人都要了解。

  但正因于此,他才对王翱的说法不能苟同。

  “朝廷任命边将统兵镇守,为的是保边境安宁,屯田耕种,本是为了缓解朝廷压力,但是这些年,朝廷一再缩减边境军费,这种情况下,若不加大屯田力度,如何保证将士们的军饷?”

  “边将之中,固然有少数不轨之辈,役使边军为己用,但是这些不轨之辈,自然有朝廷巡查御史纠劾,不会影响大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军费不足,轮调频繁,这才导致边军战力下降。”

  “若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根子上入手,增加边境军费,边境军饷充足,出逃的兵士自然会减少,边将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操练上,提高边军的战力。”

  自从正统以后,朝廷对于边境的控制加强了,但是每年拨付的军费,实际上却在减少。

  一方面是因为,朝廷三征麓川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三杨主政之时,主张罢一切不急之务留下的惯例。

  所以站在杨洪的角度,边军逃亡,屯田废弛,实际上最大的原因在于朝廷对于边境的重视度不够。

  没有足够的军费,边军自然逃亡,朝廷不给银子,但是边境支出不会减少,所以自然要挪用正常的操练军队,用以屯田,也就是王翱所谓的煎迫兵卒。

  看着一脸不悦的杨洪,王翱也摇了摇头,道。

  “杨侯你爱兵如子,军纪严明,这一点老夫知晓,但是边境非宣府一地,边军糜烂,空额严重,边将煎迫士卒,也并非老夫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何况如今朝中物用并不充裕,各处都需要用银,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