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1章 两方合力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一般的决心。

  更不要提,出兵的消息一旦传出去,朝野上下必然会议论纷纷,在现在这个局面下,反对的声音肯定不会小,这个时候,兵部对天子不加劝阻,反而极力配合,王翱的处境,恐怕不会好。

  双重压力之下,王翱竟然能如此果决,确实是难得。

  心中念头一闪,沈翼知道,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明鉴,国库如今确实空虚,去岁的秋粮因旱灾减收许多,明岁又大有可能有灾情,所以,即便是辗转腾挪,臣最多也只能支撑两万大军的辎重粮草,再多,恐怕就要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了……”

  这倒真不是沈尚书哭穷,而是真的穷。

  要知道,大军出征,不仅要考虑出征前的准备,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辎重和徭役,还要考虑打仗持续的时间,毫不夸张的说,打仗就是在烧钱,不出意外的话,天子说的三万人,是官军的数量,最多就是加上一些后勤的部队,如果要加上徭役的话,那么,起码要五万人往上。

  别的不说,这五万人每天吃饭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既然是要剿倭,那么,随随便便打上个几个月都是正常的,这段时间以内,这些大军的粮草是大头,再加上辎重的补充,不客气的说,要打多长时间的仗,朝廷就肯定要节衣缩食多久。

  而且,这还不够,除此之外,战后的抚恤,升赏,同样也是一大笔钱,各种因素叠加起来,穷兵黩武这个词,可真不是夸大其词。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沈尚书是绝对不会赞成打仗的,可是没奈何,天子都已经开口了,他拦也拦不住,那只能把人数往下压一压了。

  看着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沈翼,朱祁钰也叹了口气,君臣这么长时间,他对于沈翼也是有了解的。

  这位沈尚书,是个理财好手,但也不是个摇钱树,要论对国库底子的清楚程度,他比自己要强,这种大事上,沈翼要么不答应,只要答应了,就不会胡言。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两万人,真的就是极限了!

  不过,人数上不够的话,那么,剿平倭寇要花的时间,只怕就要更长些了……

  “既是如此,那就暂且先按照两万人准备吧!”

  心中叹了口气,朱祁钰也没有太过坚持。

  两部尚书达成了一致,其他的大臣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于是,很快,圣旨就下到了六科。

  不出意外的是,旨意一下,朝野上下顿时哗然,不少大臣的奏疏,第二日就递到了内阁。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大臣,打算在早朝上参奏。

  一片议论当中,消息自然也传进了南宫。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打这场仗?”

  张輗站在殿中,脸色微微有些意外。

  除了他之外,朱仪和旁边的徐有贞,亦是感到有些震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