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坠机事件_无敌战神刘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人机上有两个组件,是必须要回收的。

  一个是“黑匣子”,里面记录着无人机坠毁前后的所有技术信息。

  回收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分析坠毁原因,从而找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第二个必须要回收的东西,是无人机主控板上,负责对接卫星的模块。

  模块本身没有多少价值,有价值的是,里面存储着程序信息。

  因为坠毁的无人机,使用的是我国刚刚完成第一阶段组网,同样处于测试修正阶段的北斗导航系统。

  由于各方面的配套软件刚刚投入使用,必然会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安全漏洞。

  一旦接入控制器,落入心怀叵测的势力手中.

  对方就有可能利用里面的对接数据,侵入我们的卫星网络获取关键参数。

  无人机坠落在大兴安岭深处的原始森林中,一没路二没起降场地。

  想进去只能徒步,而且一来一回,最理想的情况下也要一周多的时间。

  又刚好赶上入冬后,首波寒流正在接近。

  所以,测试小组的回收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后,驱车抵达原始森林的边缘地带。

  继而改为徒步,向目标位置前进。

  就在回收队刚刚进入无人区的时候,我方观测卫星,在对大兴安岭地区进行常规扫描时,发现了异常情况。

  西北部边境线向南,大约四百三十公里处,有疑似人类活动的信号。

  继而切换成技术扫描图像,进一步确认情况。

  结果,只捕捉到了几组反射点极弱的图组。

  因为发现情况时,正处于卫星窗口期的末端。

  所以预警部门,只截取到了几张清晰度相对较高的图片。

  通过对图片的综合分析确认,发现的四个可疑点确实是人类。

  重点是,暂被发现的四个人,都穿着反电子侦查程度非常高的拟态服装。

  同时,身上有携带武器的迹象。

  邻近边境的绝对无人区内,忽然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迹象,这本就值得警惕。

  还穿着军用级别的服装,并携带武器。这无疑让事情的严重性,直接提高几个等级。

  这还不算完,通过对不明武装人员的行动轨迹推算,对方的目标方向,正是我方的坠机区域。

  结论一得出,事情瞬间变得复杂了起来。

  卫星技术可不是我们国家的专利,对北方广袤的无人区进行常规监控,也不止我们一家。

  再深度分析一下。

  原本的判断中,因突发天气变化,以及定位系统延时误差,所造成的坠机事件,真的是意外吗?

  有没有可能是,相关测试安排泄漏,或是测试期间被“它国”卫星侦测到,继而让对方察觉到有机可乘。

  趁着天气突变为掩护,采用了某些技术手段,对遥感信号进行干扰,这才导致了坠机事件的发生。

  只有这样,对方才能在我方派出回收人员的同时,也派出队伍从对向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