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十四、大功告成,回京!_开局鹿鼎记,我是吴应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渐破败了起来,家里已然潦倒起来。戴梓这两年勤加学画,已经小有名气,在扬州学画时,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求画,经济情况才没这么窘迫,还有了钱逛窑子。

  戴梓想了想,等自己回了老家,辛苦多做些画,这钱倒也能还上,于是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还请李兄留下地址,我回去之后一定差人把银子送还!”

  李西华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两人又是杯觥交错一阵之后,李西华瞅着戴梓已经有了三分醉意,又问道:“我观戴兄谈吐不凡,理当有一番报复才是吧?”

  戴梓脸色微红,语带醉意的说道:“报复?给鞑子效力么?我倒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金华之屠过去不过区区二十余年,我若是一心给清廷效力,怎么对的起江浙的父老乡亲啊!”

  李西华说道:“我曾在杭州听闻有一十二岁孩童曾作诗‘有能匡社稷,无计退饥寒’,戴兄可曾听过!”

  戴梓脸上露出自得的笑容,说道:“让李兄见笑了,这诗正是在下幼时的拙作,哎!满腔热血无处发挥,还不得不为一日三餐发愁啊!来喝酒、喝酒!”

  李西华听着眼珠子一转,低声说道:“戴兄就算不想为清廷效力,还有别人啊!”

  戴梓说道:“别人?戴兄说的是台湾延平王?自国姓爷死去之后,新的延平王只知龟缩弹丸之地,依我看来早晚会被鞑子收拾了,并非明主!”

  李西华听着一喜,戴梓明显看不起郑氏的人,又对给清廷效力心有踌躇。说不得有机会劝服他向平西王府效力,想到此李西华就准备开口邀约。

  哪知道,戴梓这时又说道:“说起我江浙当年的惨事,都是吴三桂那厮造成的,若不是当年他放清兵入关,也许就没还这么多事情了!”

  李西华听着有些坐蜡了,想了想说道:“想不到以戴兄的才华也会认为清军的入关是吴三桂一人所造成?”

  戴梓听着‘呵呵’一声,说道:“清军当时的确可疑从其他地方入关!投降鞑子的明官数不胜数,其中官职比吴三桂高的更是很多。可谁叫他吴三桂要身处山海关总兵的位置,又偏偏要在那个节点投降,天时地利之下,他就是最大的引火点,天下人不怪他怪谁?”

  李西华一声苦笑,心里不得不承认戴梓说的没错,吴三桂的确是最好的背锅对象,谁让鞑子是从山海关入关的呢,要是鞑子换成从蒙古草原或者居庸关和青山关入关的话,就算最后吴三桂投降,名声也不至于差到此。

  这时看着醉醺醺的戴梓,一双眼睛却分外的明亮,突然说道:“李兄是平西王府的人?”

  李西华一愣,问道:“戴兄为何会这么说?”

  戴梓笑道:“李兄,戴某还是有着些许的智慧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