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 我不甘心_大医李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尾炎,胆囊炎等急腹症,除了穷苦人,但凡是做得起手术的,都去手术了。”

  “距离那次废止旧医案,过去才十几年而已。现在虽是中医占据大部分,但若是国家富强,人人都看得起病,还会有人选择中医吗?若是再过几十年呢,西医该发展到何种地步啊……”

  左季云沉沉感叹:“中医虽然现在仍然占据大多数,但也许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喊出来复兴中医的口号了。中医界人人都看不见前景,连许多名医也是心中黯淡。人心浮动,惶惶不已……”

  “您……”李可心中颤了颤,又想到他的年代的中医现状。

  左季云嗤笑一声,复而脸上归于平静,他平静地说:“只是我……不甘心……”

  …………

  次日,天明。

  学校里没课的先生都出去治病了,当局从来只支持西医学校,最开始还要取缔中医学校,后来经过抗争,虽不取缔,但也没有支持。所以这十几年来,全是学校这些先生在筹措资金。

  现在时局动荡,北平沦陷,人民生活困顿,他们筹措资金也更为困难了。每日诊费,除了一家老小日常开支之外,其余的,都投入到学校里面了。

  只是今日,学校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是一个曰本军官,来谈投资事宜,他们愿意为北平国医学院筹款投资,以解先生们的压力。

  谁能想到,最为讽刺的一幕出现了。在当局百般嫌弃,十几年未曾投入半分的国医学校,竟然得到来自倭人的支持援助。

  何其讽刺?

  但所有的先生都表示了拒绝。

  华北都沦陷了,先生们何敢成为卖国之贼?

  也因为这次拒绝,北平国医学院承受的压力更大了。

  ……

  而左季云先生也更疯狂了,上午治病,筹措诊金;下午教书,培养中医;晚上研习,整理医著。

  “李可,我翻阅古人论述,发现在汉唐之前,常出现一剂知,二剂已的说法,我不觉得这是夸张修辞。”

  “李可,我又重新整理了伤寒论,还有各大名家对其的阐述和理解,但我觉得他们离着仲景本意,始终还差了一些。”

  “李可,通脉四逆汤中的葱白,你看了吗?齐有堂论述,此方用在一线微阳未散之际,用以温补法治之,可加入黄芪白术,大补中气,怎可加入葱白耗散其阳?还说,仲景原方,绝对没有葱白。”

  “齐氏此言,颇有些道理。我须得好好研究,不必劝我睡觉,我不困。我只是遗憾,伤寒原文不曾传下来,乃王叔和整理所得,所以仲景原意如何,倒确实值得思索。”

  “李可,我打算整理出我这些年辨证治病所得,尤其是把各个病的辨证要点都整理出来,算是对我半生从医的经验总结,广而传之,让后人用以借鉴,少走弯路。”

  “李可,你觉得这本书,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