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我的……实验室(中)_间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力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要让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全部识别,并且成功地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哪怕在中控电脑强大计算能力的帮助下,准确率始终也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惨烈的战场上,最需要精确与高的机甲,如果只能保证这种程度的准确率,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废物。

  使用拟真器的第二个难关,生实验型拟真器投入实用后。当时负责实验的机师都是军方的王牌机师,他们的动作无比准确,没有丝毫冗余,可以强悍地控制自己的每一丝肌肉的颤抖,从而将拟真器艹控机甲的动作准确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可是真正进入实战演练之后,不到十分钟,所以的王牌机师都因为虚脱而昏迷。事后现,使用拟真器控制机甲,一方面要保证动作的准确与精密,另一方面又要不停地进行动作,对人体的损耗实在是太大,这些机师一旦动机甲,想让机甲完全模拟自己的动作,他们便必须让身体中的每一寸肌肤,每一块肌肉,都时刻处于随时调动的状态。

  这个问题在实验前,一直没有研究人员注意过,因为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军方的王牌机师,可以承受极为恐怖的训练,对于这种消耗自然不在话下。然而实验结果证明,如果让一名机师跑十公里都没有问题,可如果让他坐在椅上,不停地收紧腿部肌肉,再放松,再收紧,却不曾真正地跑动,如此重复数十次之后,肌肉纤维里的乳酸堆积,会达到一种非常恐怖的程度。

  这种负荷,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的。

  在拟真器计划夭折之前,其实军方还秘密尝试过更为先进的艹控方法,那便是捕捉机师的脑电波,然后通过电脑加以分析,用以直接控制机甲。

  可惜这个看似可行的计划,最终也以惨败而告终,因为学者们现,他们再次低估了人类自身的复杂程度,尤其是脑部的复杂程度,人类大脑所释放出的脑电波信号太过紊杂,其中的有效信息片段,顶多只能占到百分之一。

  如果想要成功捕捉脑电波中的有效信息,则需要更大功率的脑电波滤集器,然而……在付出十几名机师死亡或白痴的代价后,这个计划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

  ……

  许乐沉默地盯着监视光屏上不停回馈的数据,时不时在手边的白纸上记下一些关键的数值,时间已经悄无声息地流逝了几个小时,而模拟生物电流在B型材料线的传输状态,他也已经观察了几个小时。

  等待数据结果的时间里,他会想到一些事情。在果壳研究所的内部论坛闲话版块里,他曾经见过一张帖子,用神秘的语气说道,当初脑电波直接艹控机甲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宪章局方面不肯开放芯片技术,在那个帖子的末尾,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