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6章 皇帝的恼怒_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之上的记录,按照道理来说是不能被随意翻看的。

  即便是皇帝!

  这是规则!

  后代很多皇帝也都默默的遵守了这个规则。

  不过这次却不同,因为翻看的并不是对于皇帝本人一言一行的记录。

  而是关于太子的。

  所以,记录官对于皇帝要查看兵变的当日的记录,并没有什么抵触。

  甚至,都没用到皇帝强硬的特权!

  之后,在快马之下送到了岭南。

  或许是因为秦轩的出现,皇帝出巡的路线已经与原轨迹不一样了。

  原轨迹的第一次出巡时间,是公元前220年,也就是刚刚翻篇的去年。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这是秦始皇旅游的开始,目的在巩固后方。

  旅行到宁夏西部、甘肃东部,经甘肃陇西,到达秦人祖先故地天水、礼县,再沿祖先东进线路回辇宝鸡、岐山、凤翔,归咸阳。这条秦人东进线路,历经34代帝王,历时600多年。

  颇有些忆苦思甜的味道。

  而在秦轩的主导下,始皇帝的第一次出巡却是直接到了临海的胶东郡。

  第二次是公元前219年,始皇帝这次而且主要是巡行东方郡县。

  这是因为东方是原六国之地,东方郡县是在统一战争中新设立的郡县,始皇帝去巡视一番,正表现出始皇帝的眼光和魄力。

  不辞劳苦地出巡,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所谓修驰道是“天子之道”的说法,恐怕始皇出巡并未享受多少。

  相反,记载中常常反映出出巡时“逢大风”、遇“水波恶”、甚至“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等,这和后世隋炀帝游江都不应相提并论。

  而且还要承受“为盗所惊”等风险。

  这里所说的“盗”即六国旧势力的反抗,在当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也与他出巡的目的有关。

  而此时,始皇帝却出现在了南方。

  按照轨迹的话,这会岭南都还没有打下来呢!

  可是在秦轩的努力下,又动用了超过二十万的劳动力,修建出了一条连接大秦的宽敞驰道!

  无论是接触贸易,还是传递文书的速度都大大提升。

  也便于朝廷的管理。

  有了一条连接两边的驰道,就等同于是打开了一扇门户。

  让岭南的子民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归入大秦的好处。

  也能更快的如大秦真正融为一体!

  嬴政对于修建这条驰道,是极为满意的!

  若不是修建好了这条驰道,他也不会进入岭南进行巡视。

  毕竟,若是道路难行,又便于隐藏埋伏的话,对皇帝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

  而且在驰道修城以前,很多地方可是没有路的。

  若是遇到辒辌车不能通过的地方,总不能让堂堂大秦皇帝下车徒步吧?

  所以,嬴政对于这条驰道是极为满意的。

  让他有机会能够进入岭南,看一看这块刚刚纳入大秦版图的土地。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