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董卓军掠颍川地 孔伷借兵陈国中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胜往昔。”

  荀攸、陈群、辛瑷三人立在边儿上,笑吟吟看着荀贞和郾县令寒暄。

  从见到荀贞到现在,乐进一直没有机会和荀贞说话,此时等到荀贞和郾县令的对谈告一段落,他再次伏拜,大声说道:“进拜见主公。”

  荀贞前世时读三国类的书,如《三国演义》,常见书中有“主公”一词,而穿越到这个时代后,无论是他位卑为亭长、有秩蔷夫时,又或他位尊如太守、县侯时,却都几乎无人以此二字来称他,不过因身处这个时代日久,荀贞很了解当下的称谓习俗,所以对此倒也并不奇怪。

  “主公”和“明公”看起来挺像,只差了一个字,可意思却截然不同。

  明公里的“明”字是褒义词,意谓对方“贤明”,通常是被下吏用来称呼长吏的,而“主公”里的这个“主”字却和“公”字一样都是尊称,是“主上”、“主人”之意,只有自居为“家仆”、“家奴”和一些自居为“家人”的人才会以此二字来称呼那个对应的“家长”。

  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三国群雄里边,只有刘备手下的人才常以此二字来称呼他,如曹操、孙权等的手下却极少有人以此来称呼他们,由此也可见刘备和曹操、孙权等的不同,刘备用人是“以性情相契”,换言之,是把对方当成了兄弟、家人,他把对方当兄弟、家人,对方也就把他当兄弟、家人,所以,如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就常以“主公”来称呼他。

  简单说,“明公”是公家的称呼,下吏称长吏;“主公”是私家的称呼,家人称家主。

  乐进现为颍川郡的郡吏,却当着众人的面称荀贞为“主公”,他这是在借机向荀贞剖明忠心。

  也难怪他会有此举动,他虽和荀贞相识甚早,是最早投到荀贞手下的人中之一,比陈到、程嘉这些都早得多,可他这些年一直都待在颍川,没有跟在荀贞身边,时间一长,他难免就会有点“不自安”,担忧会因此而和荀贞疏远,故此今日与荀贞一见,他即以“主公”称之。

  荀贞一闻此称,即明了了他的心思,上前也亲自把他扶起,细细打量,笑道:“文谦,上次在颍川见你就觉得你比以前瘦了不少,这才几个月没见,你怎么更瘦了?”

  “日夜思念主公,岂能不瘦?”

  荀贞失笑,拍了拍他的手臂,笑道:“今我回颍川,大概不会很快就走,等到了阳翟,你我再把酒欢饮。”

  “诺。”

  郾县令在旁说道:“又何用等到阳翟?下吏已在县中备下酒宴,为将军洗尘。乐君既思念将军,今晚便可与将军把酒欢叙了。”

  荀贞摇了摇头,说道:“足下好意心领,我却不能在郾县多停。”他问乐进,“文谦,我前日在路上听到消息,说董卓数日前遣军至阳城,杀良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