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董卓狼顾问英雄(中)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给董卓顶回去,也不反问董卓,而是托以勤王之名。

  这两者回答方式,前者固然痛快,却容易落把柄到董卓的手中。

  首先,如这么回答,从本身而言,荀贞就把他自己和董卓混为一谈了:两人都是无诏而带兵入京,大哥别说二哥。这么一来,荀贞顿时便失去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其次,如果有人质问董卓为何无诏而带兵入京,那么董卓就可以拿荀贞来当挡箭牌:你们说我不该无诏带兵进京,荀贞呢?他不也是如此?

  所以,荀贞没有第一种方式回答他,而是用了第二种方式。

  用第二种方式回答董卓,就有利多了。

  如果第一种回答方式的重点在“合法性”,那么第二回答方式的重点则是在“目的性”。

  荀贞这次带兵入京虽是无诏,可他却是为了“勤王”而来,“道义”上的制高点就在手中了,同时也用这句“绵里藏针”的回答,隐然与董卓划开了界限。

  董卓盯着荀贞看了稍顷,见荀贞面不改色,从容不迫,遂再度展颜,又扬起脸,哈哈大笑,笑了几声,收住笑声,落回视线,重放到荀贞脸上,亲热地握住荀贞的手,感慨万千似的说道:“我与君侯一样啊!不瞒君侯,我这次入京,亦是无诏,也是为了勤王!”

  荀贞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说道:“将军既与我一样,都是为勤王而来,贞有一事,却颇不解。”

  “何事也?”

  “我闻南北宫内外,而今遍布将军部曲,此事可有?”

  荀贞和董卓这才刚刚见面,两人已经明刀暗枪,交手了两个回合。

  头一个回合是董卓以“地主”之利稍占上风,这第二个回合却是荀贞抓住了董卓的一句回答而开始借题反击。

  董卓为何请荀贞来见,董卓清楚,荀贞也清楚,所以此时他两人在显阳苑宫馆外见面的“气氛”虽说看似融洽,而实际上却是互藏杀机。他两人皆久经沙场,娴熟兵法,俱深知於战场之上,主动权是万不能让给对方的,因而,你来我往,互不肯让。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