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3、十岁_十方妖魔,瞎子武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皇在武良五岁那年,把武良送去学塾,里面都是一些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子女。

  教导他们的是一代贤者,鉴于武良是个哑巴,把武良调到了最后一桌,讲课时也从未叫过武良回答问题。

  武良也发现自己哑巴的身份,确实好用,免去了说废话的时间,只要摇头,点头就行。

  渐渐的,武良的长相,也受到很多人的不待见,包括同龄之人,以及那位顾贤者。

  毕竟相由心生,这等面容,很难在让顾贤者对武良产生敦敦教诲的心。

  武良也乐的清静,有时心中也会对这个名叫大梁的国家做出点评。

  封建时代,统治愚昧,民智未开化的百姓,皇族所需要的是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就是那些所谓贤者传播的忠君爱国的思想。

  这跟儒家很类似。

  如今的大梁看似富庶,但实则外部压力不断,东胡人日益壮大,大夏过厉兵秣马。

  就如同十年前那场大梁与东胡人的会盟一般,大夏与东胡,也在想着如何吞并大梁。

  朝堂之上的那位赵皇,在武良眼中,就是一个勤政的废物。

  某些时刻武良神魂波动扫视时,对一国之皇,以及大臣所做出的决策,真是蠢到不行。

  光是一个大河决堤的赈灾事宜,足足商讨了三个月,可以说朝堂之上的这帮人,将权谋玩到了极致。

  赈灾,是功绩,是政治政绩,谁去,谁的派系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就越大。

  其实,武良对封建时代的体制感到很有意思,包裹在忠君爱国的思想下,读书人一心想要做贤者,青史留名。

  这种思想就跟丝线一般,维持着整个国家的运转。

  如此,便衍生出了一种存在与朝堂高层之上的东西,派系。

  派系笼络各个部门,部门维系政令运转。

  派系的存在有着必然性,仅凭一个人权谋,诸如甲向乙下达命令,乙在向丙,丙在向丁,如此反复。

  谷/span在这过程中,人心难测,你如何保证甲之下的人不会背叛?

  权谋套权谋,派系对派系。

  这个世界的忠君爱国思想,与天阳界中复兴人族的大义,有着本质的不同。

  忠君爱国,忠的是君,但是能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几十年,早已清楚,执掌皇位的皇帝,也不过是一普通人罢了,没有神仙赐予他们的权利。

  那玉玺,也仅仅是象征着皇权而已。

  在这种阳奉阴违之下,派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此又衍生出了另一种东西,为皇帝专属的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说的通透就是平衡之道。

  只是这种平衡,在武良看来太过可笑,纵观武良在青府黑震门,万蛇宗,以及现在的人族武主,所有下达的命令,都是一言堂,独断专行。

  武良对底下之人的要求就一个,除了忠心,忠于人族之外,只需要去做,而不是质疑武良的决策。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