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荐璧朝觐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分封各地的刘氏诸王在两百年间经过绝嗣、谋反等原因,如今只剩下十余位仍奉守封国社稷。这一次大朝不仅是要庆贺兴复,皇帝更要借此诏来刘氏宗亲,宣示自己正统、大宗的地位。所以本依汉制,每五年朝觐一次藩王从今年开始集中朝贺:

  周奂在一旁依次唱赞诸王姓名:“赵王臣赦、齐王臣承等奉白璧各一,再拜贺!”

  念在前头的诸王都是以辈分见长,他们每个人的双手都用一块兽皮或是绢帛衬垫着玉璧,玉璧的材质、大小不一,从中可以窥见各国时下的财力。

  诸王离席遥遥朝皇帝一拜,皇帝便命人撤去竹帘,从席上站起身来。于是诸王趋近跟前,伏地再拜,皇帝再坐。诸王将玉璧一一进献案上,最后又拜,这个仪式便算是结束了。

  皇帝粗略的扫视了一眼,诸王所献上的玉璧,以陈王刘宠进献的品质最好,以淮阳王刘暠所进献的最差,这是因为陈国富饶,淮阳国早年饱受黄巾等盗匪残害,其王更是弃国而走。

  这次刘暠费尽心思从其他宗室手中贷来玉璧,一心想着皇帝能让他复国之后重修宫宇。

  诸王进献过后,再是列侯,列侯之中尤以刘姓宗室为首,当他们以相同的礼节荐璧之后,最后便是三公。

  整个仪式严格有序、极具威权,一起一拜皆符合汉制。其下观礼等待的卿臣们忍不住眼含热泪,偷偷用衣袖擦拭:“丧乱十年,未料到能复见汉家威仪。”

  这是许多人心中的感慨,但也有不少人在听到陈纪高喊:“皇帝延太尉等”时,不免在心中嗤道:“也就是三公之中混进缺憾。”

  且不论有些人心中是怎么想,在听到宣礼过后,以太尉董承为首,司徒赵温、司空黄琬同时奉璧上殿,向皇帝进献。之后则是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等官开始进贺,按照品秩分别向皇帝献上雁雉等物。

  进献礼毕,方才开始了重头戏,皇帝命人当众宣读了诏书,传达朝廷休息养民、励志革新之意,勉励诸公卿尽心谋国,一心为民,二千石以上皆上殿呼万岁,其余在殿外亦是山呼不断。于是司空奉羹,大司农奉饭,百官受赐宴飨,朝会之后的朝宴便开始了。

  诸王正旦朝觐之后,正月的时候又入宫了一次,皇帝趁此熟悉了那些所谓的‘亲戚’,从中发现不少有才能的宗室,也发现一些才能昏聩的诸侯王。虽然都是光武皇帝之后,但彼此的血缘关系早已疏远,他们生怕皇帝会不念同宗之情,将他们的封爵降格或是剥夺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所以诸王在觐见皇帝时无不诚惶诚恐,而皇帝的表现也很大方,给了不少赏赐,劝慰他们回国后修德修身、谨守宗庙。诸王纷纷称赞皇帝是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俨然有光武之风。

  但在正月十四那天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