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真神之威_诸天重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古至今,低级的功法都只需要文字即可传承下去。但高级功法,却都不立文字,全靠师父以元神传递真意,或以某种事物寄托真意,所以才民间才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而寄托真意的事物,有的只能承载一次,有的则可以传承多年,但总有消耗完的一天。而感悟真意后,能不能领悟,能领悟多少,就是个人根底的问题了,如果能彻底掌握这门功法或招式,那么就又能留下真意传承。正因为如此,即便原本的真意传承被消耗殆尽,但却会有后来者留下真意传承,如此薪火相传,方可保证华夏修士传承不失。但这也代表,一旦原有的真意传承可供感悟次数消耗完毕,而后辈弟子无能,无法留下新的真意传承,那么这门功法,就将彻底断绝!后人倘若在想要将其恢复,难度非同小可。道教有众多经典,如《道德经》、《周易参同契》、《黄庭经》、《天仙正理》、《重阳真人五篇灵文》等等,这些经典虽然也有文字记载、传承了下来,可这些经典更像是一份总纲。最上一乘天仙修炼法决不过数百字,告诉你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也,始得天人感通,先天之炁自然归之。可并非你看完之后就能修行,就能摄取先天一炁。丹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步骤和过程,起炉,产药,采药,小药,大药,文火,武火等等,但看完之后,就像是看了仙侠小说中的境界设定,即便设定将如何修练描叙的极为详细,可你也不可能在看完后对照着修练,就能练成。徐重光自己深知灵气的枯竭绝非道门衰微的真正原因。因为即便是灵气枯竭,仍然有一些天资极高之人能突破桎梏,三元合一,灵丹入鼎,大药冲关。最典型的便是当年的陈撄宁及张至顺,张礼矩等道门巨子了。这些人能够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末法时代中,都达成这般不俗的修行成就,足可证明这些人个个都是百年一遇的修道奇才,可最后仍然因丹道法门的残缺而不免功亏一篑。陈撄宁号称“老君在世”,通读《道藏》万般法门,最后也只能是下乘解化。解化,即解脱转化,指舍弃肉身,修行成道,这已经偏离金丹大道了。这就是为什么陈撄宁临死前会留下遗嘱:“新死肉体,我不愿火葬,恐怕于灵魂有防害,我愿意土埋。”张至顺与陈撄宁其实是一样的。虽说张至顺是修全真丹法到了五龙捧圣,真炁解度,公认炼气化神的地仙,但亦有一种说法,即是说张至顺水象炼形这一关没有完成。从其凹陷的额头可以看出,他是处于水火不均衡的状态,强行去冲火象卯酉,把火象卯酉法度直接升华成五龙捧圣的真炁,这样入大定让元神出体。这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偏神道,并不是真正的大药,所以最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