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1章 又是脑干?解释不清的疑点!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一点,两人对视一眼,心里都笃了一下,旋即脑海中尝试复盘整个谈话过程。

  持续……不,应该是间断性耳鸣。

  其次就是穿脱衣服非常抗拒。

  接着,病人握不住牙刷?

  这也是让陈佳、儿科医生最为不解的一点。

  什么叫做握不住牙刷?

  如果是抓握能力有问题的话,为什么抓筷子没问题,偏偏是牙刷?

  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丝隐晦的猜测。

  ……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话,真就针对“牙刷”这一单一物品存在应激,那恐怕就不是儿科或者普通临床科室的诊疗范畴了。

  得去看精神科。

  而且,不是佳佳一个人去看,而是她生活环境里的所有亲人,包括父母、可能住在一起的隔代亲人,都得去看精神科医生。

  小孩的精神疾病,基本不可能是凭空产生。

  往往都是家庭有问题。

  临医也有精神科,急诊跟那边的联系还算是比较紧密的。

  经常就有想不开的抑郁病人被送到急诊科抢救。

  长期接触之下,陈佳对精神科也有所了解了。

  成年的病人还好,基本上都是自己来的,或者是配偶陪着。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而来就诊的小孩,其中尤以抑郁症为数量之最。

  短暂的就诊过程中,她从这些父母口中听到最多的,是“怎么又xx”、“和你说过多少遍了”“能不能长点记性”等等……

  然而面对精神科医生,这些父母往往声泪俱下,控诉“我对他都这么好了,他为什么会抑郁”?

  儿童的精神疾病,绝大部分都是这个家庭的病。

  然而医生也无可奈何,让这些父母接受“真正生病的是他们”,比让他们相信医生摸一摸孩子的头,孩子就能痊愈还要难。

  总之,如果只是对“牙刷”这一物件存在异常行为,那就该考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阴影了。

  最后一点则是呕吐。

  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儿科医生扪心自问,如果是他,临床上喷到这种问题,可能就归咎于不同人的体质原因,问几句就搁置了。

  毕竟怎么看都跟中耳炎、昏迷等等扯不上关系。

  但此时,有许秋多番询问在先,他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这些指征背后代表的含义。

  假定有异常的话,那患儿的这种表现的确是过于不寻常了。

  儿童的贲门相对而言比较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对胃内容物的反流作用相对薄弱。

  因而,吐奶、吐辅食、吐饭等情况再常见不过了。

  然而佳佳一概没有。

  这也就罢了。

  连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噩梦级咽拭子,佳佳竟然跟没事人一样?

  儿科医生咽了下口水,心里头有些发慌……他也做过很多次咽拭子,很清楚那种感受有多痛苦,正常人怎么可能没反应?

  “真有问题!”儿科医生低声说道。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