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8章 追加投资,五个亿?晚了!_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小时后,一场紧急会议在审理会召开。

  当初的名刀大赛专家组基本都来了,许多人工血管业内的元老、知名科学家,都到会。

  “不可思议……”

  “我们专家组,当初评估临海大学研究所几乎不可能完成,当初只给了六百五十万经费!”

  “我们错了?”

  专家组众人看着面前的一份份文件,目瞪口呆,神情震撼到了极点。

  这怎么可能实现!

  别说是名不见经传的临海研究所了。

  就算杨晨曦这位早已确立业内地位的教授,提出要攻破禁区,专家组照样不会有太高的期望。

  他们很清楚,禁区面前到底横亘着多少技术壁垒、科技差距。

  根本就无法跨越!

  然而,临海研究所却走出了第一步。

  而且是最远的一步。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研究所走完动物实验、进入临床实验!

  “他们……用的是阜外的设备?”

  “难怪!”

  “不对,阜外的仪器也是国外十年前、七八年前已经淘汰了几代的机器啊!”

  “他们用国外的老古董机器,做出了小口径人工血管?!”

  想到这里,会上众人更是万分震撼。

  ……

  这场会议持续了四个小时。

  最后,审理会下发特别许可证,同意临海研究所、临海一院展开人类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名刀大赛主办方出面,追加科研投资五个亿。

  然而,谁都知道此时已经太晚。

  临海研究所已经过了最花钱的前中期研究,七个亿的各方拨款,花得比烧得还快,差不多每个月就能用掉两个亿。

  而如今已经到了临床阶段。

  研发也接近尾声。

  五个亿?

  哪怕再给五十亿,对临海研究所来说,都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名刀大赛主办方、专家组,没有雪中送炭的眼光,也失去了将名字永远载入小口径人工血管历史的机会。

  ……

  第二天。

  一则新闻,在临海一院、临海市政府、以及白云省政府的通告中同步出现。

  “受试者招募通知!

  我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在开展一项‘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术临床试验’。本研究已经获得我国实验伦理专业委员会的批准,且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核。

  该实验是白云省临海一院许秋医生主导,目的是打破困扰业内三十余年的6mm小口径血管禁区。这也是全球唯一一例已经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在此我们向全国进行受试者招聘,如果您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将有机会参与本项临床研究:

  1.年龄18~75周岁(包括边界值),性别不限。

  2.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之一:患有冠状动脉相关疾病,有冠脉动脉搭桥术的适应症;需要进行血液透析静脉通路;外周动脉血管疾病;血管缺损。

  3.无不良嗜好。

  4.能遵守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