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曹叔的观察_重生之1982年农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春雷最近还真没怎么关注报纸。

  他摇摇头,表示没有,问道:“报纸上怎么说的?”

  李和平说道:“最近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其中就有允许个人承包社队企业的相关政策。”

  韩春雷一听,面色骤喜:“真的?”

  “这报纸上都登着的事儿,我还能扒瞎啊?”

  李和平没好气地白了韩春雷一眼,说道:“为这,我还特意跑过我们公社主任的办公室。领导态度很明确,只要能让上塘竹制厂起死回生,能按时按点,足额足份的给竹制厂的职工们发工资,保障职工应有的福利,那他们肯定是支持的,支持我来承包上塘竹制厂!”

  韩春雷笑道:“公社主任也支持你承包?原来你已经在开始操作这个事了,我还以为你是一时心血来潮呢。”

  李和平摇头道:“这么大的事,哪能一时心血来潮啊?”

  “老表,上塘竹制厂无论是规模还是知名度,莫说是在上塘公社,就是在整个县都是数得着的社队企业。就凭你找了趟公社主任,就能让你承包下来,变成你独个儿的厂了?”曹天焦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李和平说道:“你这是说啥没睡醒的胡话呢?哪有那么简单啊?”

  韩春雷补充道:“个人承包社队企业,是要跟村里或者公社签合约的。这里面是权利和义务,还有承诺和兑现。不说这些,就单单一笔缴纳的保证金,都不是普通人能拿得出来的。所以,能不能承包下来,有政策支持,有领导支持还不够,还要有相应的实力和资质。”

  “哈哈,跟春雷说话,就是不费劲!”

  李和平说道:“到底是在特区呆过的成功致富人,这里面果然门清儿!”

  韩春雷笑了笑,又道:“我听你这意思,承包竹制厂下来这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李和平点点头:“差不多吧。这段时间,我自己家跟我爱人娘家凑了有三万,我两个哥哥出了两万,再加上我几个老同学,还有上塘公社本地的两个万元户也参与了进来,大家集资了十万块钱。所以,承包竹制厂的保证金,和承包后的启动资金是充裕的。”

  十万块!

  果然藏富于民的时代啊。

  不过韩春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毕竟他自己个人存款都有七万之数。

  但一旁的曹天焦却是目瞪口呆,乖乖,没想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老表一家人,居然凑出十万块钱来承包竹制厂?好大的手笔啊!

  他是长河公社偷偷先富起来的那拨人,偷偷开私人废品站这么些年,起早贪黑的,攒了一个半的万元户。

  本以为自己家底很厚了。

  但现在听到表弟他们几家人居然集资十万块承包竹制厂,简直震惊了!

  震惊他们的家底,更震惊他们的胆量。

  随即,他赶紧说道:“老表,承包竹制厂这事,也让我伸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