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各怀鬼胎_重启人生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按照孙浩传达给他的信息来看,李开阳要开设的纺织厂并不是小厂,至少都是中型规模的厂子。

  这样一来,光是要引进的生产线和设备就得是十万打底了。而他帮着李开阳把厂子开起来,结果到头来李开阳不靠谱把事儿办砸了欠了一屁股债的话,这对他也是有着影响的。

  这也和谷坪村本就已经开设了一家纺织厂有关,瓦坊市各有关部分对于生产链方面都掌握着一份官方评估,根据这份评估每年政府分配给各个地级市和县区的任务和指令都会出现变化。

  据孙伟龙所知,这两年上面对瓦坊市纺织厂的定位并没有变动,国有企业的纺织厂已经足以承担起整个瓦坊市在衣料上的供给,谷坪村那个私厂也已经拓展到大型规模。

  这个情况下,大部分市场配额都已经算是被瓜分干净了,虽说现在全国都推行改革,上头也不会拦着创业者去开建私厂,但谁也不是傻子,要是一开始就知道挣不到钱,这投资也就没有必要了。

  孙浩说李开阳的意思是建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行一轮风投,然后又见到侄子带给自己的“重礼”,孙伟龙才是真正动了要帮李开阳一把的心思。

  如果李开阳真是一穷二白,毫无家底的创业青年,孙浩就是再给他说情,孙伟龙也是不会帮着他办这事儿的。因为现状就是开设纺织厂就必然要面对巨额亏损啊,能盈利的可能性太小了,你总不能让国有企业给你一个私厂让地方吧?

  他孙伟龙身为经贸局副局长,对瓦坊市各行各业的市场评估都掌握的很清楚,要是这节骨眼上他动用权力帮李开阳建厂的话,一定会引起周围各机关和上面的注意。

  在市场不饱满的时候审批创业项目和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通过创业项目完全就是两码事,前者无论成不成那都是稳赚不赔的业绩,所以大部分时候经贸局审批的项目也都是市场评估有缺口的项目。

  然而后者的情况,审批过程就会变得相当小心谨慎,大部分情况下,除非是判断创业者有十拿九稳的盈利可能,否则便很难通过。

  因为从大约十年前开始,就有不少国内外的富商用这种方式来清洗资金,各地经贸局在吃了多次暗亏以后便在这方面多了一个心思。

  创业者最终宣告破产,结果引得同事上司猜忌那还算是好的,要是运气不好撞上了枪口,被人钻空子做了违法的事情,那下半辈子说不定就要牢底坐穿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开始孙伟龙一直通过孙浩想要试探李开阳的真实身份其实也是因为这一点。李开阳过于年轻了,这让他不太相信是李开阳要创业是出自他自己的意志——他怀疑很可能李开阳的背后有人,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对方图谋不轨的可能性就相当高。

  要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