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5章 前线战报_抗日之战神无双百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申报上已经开始发表了前线战地记者曹希仁的前线战报。曹希仁的前线战报并没有深入到义勇军内部去报道锦州会战的具体战报,而是将每一日的义勇军和日军的战线变动发布到了申报上,甚至还有一些义勇军战士与日军拼死作战的相片发表于报刊之上。这可以说是当下中国群众能够获得东北战况最为及时的渠道,也就比真实的战场迟一天而已。除了战线变动情况之外,曹希仁还会以他的军事素养根据战线的改变去分析义勇军和日军双方的战术,尽量去推演接下来的战况和战局。同时曹希仁还会大量的采访附近的村民百姓,让他们谈及战争对他们生活的改变,谈及他们是如何支持义勇军作战的。甚至在第二天的报道当中,黑山县大量的民夫都被动员了起来,给义勇军运输物资支持抗战。在曹希仁的报道当中,这一场战争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再与东北的三千万百姓的战争!这些报道当中,让中国其他省份的老百姓看出了东北的民众对于自己的国土的热爱,看出了他们愿意为国家的领土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决心。在申报第一天的报道之后,救国会也很快看出了这一战对于群众的激励作用,立刻将前线的详细战况和情况印制了锦州特刊的号外,只不过这一份号外是需要花钱购买的。但是对于花钱购买这事儿,根本没有人在意,哪怕是锦州特刊的号外一张纸就要卖一份报的钱,他们也乐得花钱,因为这些钱都是要支援到前线的啊!民众们结合着申报的战线变动去看救国旬刊发布的详细战况,让他们有一种自己身临战争当中的感觉,让他们有了一种心系锦州,情系锦州的感觉。许多人甚至每天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去报馆看一看今日的申报和锦州特刊印出来没有,他们甚至等不及报童在街上沿街售卖了。“东北民众鼎力支持,甚至不惜冒着炮火用扁担用手推车给义勇军运输补给,这代表了什么?这就是代表了东北民众的抗日决心啊!这就是民意啊!如果现在的中华民国不能依照民意对日宣战的话,我们又凭什么说我们是一个三民主义国家呢?我们不能进行反帝斗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宣战,又算什么民族主义?我们不能依照民意与侵略东北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宣战,又算什么国家政权一切平民所共有的民权主义呢?我们不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以及掠夺,算哪门子民生主义?这样一个不讲民族主义、不讲民权主义,不讲民生主义的国家,如何对得起国父的教诲,我们中华国民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国父呢?”曹希仁在今日的战评最后一段当中如是说,这一段话也很快赢得了广大国民的赞同,尤其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当初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