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8章 工匠的反映渠道_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李小琨因为想娘亲偷偷哭过几次,不过皇爷爷告诉他,等天气稍微凉爽一些的时候,就送他回去。

  好在他现在不用去公学听老翰林讲课了,实在说得忒无聊了些。

  自李琨写出那篇六百多字的论文之后,皇帝算是看出来了,其余孙子们跟这小家伙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他的记忆力、逻辑能力,看过的书,以及见过的世面都甩其它孩子几条街。

  皇位未来接班人的教育,确实不能跟其余要做富贵闲人的皇家子孙混在一起。

  于是皇帝把宋建鸣和宋辰旭、萧进荣、江远潮轮流叫进宫来给李琨讲课。

  另外,每七日,李小琨还要去牛和生所在的昭月小学听两天课,目的是让他有机会接触接触真正的百姓。

  那些人日后都是他的子民,皇帝希望他有所接触。

  太原方面,宋清月的科学杂志最近收到一篇来自福建造船厂一名造船工的投稿。

  文章很长,语言非常口语化,写文之人时不时还会发出些奇奇怪怪的感慨,看得宋清月直乐。

  但话糙理不糙,这文章研究总结了近十年来福建皇家造船厂的四个失败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战舰装载大炮之后,经常会出现剧烈上下颠簸问题。这些颠簸会比没有装载大炮时候剧烈得多。

  这显然是非正常的,而且这对于一艘战舰来说不是小问题。

  战舰射击的时候,如何保证船体的稳定,一直以来都是各大造船厂想要攻克的难题。

  文章中说,一开始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在看过最近一篇《科学杂志》中,关于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的科普文章之后,他顿时有了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作者还拍了拍当今陛下和晋王殿下的马屁,之后才又接着总结出了一套“重心”和“浮力受力点”不一致而导致船体俯仰不稳定的理论。

  接着,文章作者感叹了一通自己才疏学浅,于计算一道不甚擅长,暂时没法很准确地算出重心和浮力受力点,但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一错误,是可以通过计算提前避免掉的,而不是非要等到船造出来,下水试航了才知道一个新船型好不好使。

  第二个案例,是三年前,福建造船厂的一个野心之作,天启七号。

  天启七号的龙骨比一般战舰要长许多,甲板也从单层变成了双层,能够装载足足七十二门大炮。

  这个战舰曾经被寄与厚望,连南洋水师总指挥都称呼它为新一代最强战舰。

  这船建造了足足两年时间。

  天启七号下水那日,码头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福建的地方大员全体都来参观,结果这艘战舰下水不久后,遇上一阵不算猛烈的海风,船体在码头当着上万人的面徐徐倾倒,接着就沉了!

  文章作者再次花费了好几百字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

  这事儿的发生就在去年,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