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 背后的金主爸爸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媒体前自爆当年因为取名的事情被网友骂成狗么。”

  “哈哈哈,我也看过那个采访视频,听孟老板说当年还有人跑到公司堵他让他改名字,笑死我了。”

  “真的假的?大风集团取名的事情在我们米国很热门的。”

  “这在你们米国有啥可热门的?”

  “我们以前对你们华夏最大的兴趣就是你们的历史啊,就感觉大风集团很符合一家走出华夏的企业该有的样子,再看看我们米国那些科技公司,什么苹果谷歌微软,这都什么傻逼名字...”

  学生们聊着天进到主实验室后按照指引入座,大家在现场不仅看到了一众科学家,还有一众企业家。净土实验室第一批捐赠企业数量达到了168家,其中来自华夏的企业98家,来自霓虹国的企业36家,来自俄国的企业19家,来自高丽国的企业11家,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企业。

  不过米国一家都没有。

  这168家企业捐赠的钱有多有少,有人出几个亿,也有人只出几十万,但都是心意,所有捐赠企业的名字都会刻在实验室外的捐赠墙上,不过也有最低标准,那就是50万,捐赠后就会成为净土实验室的会员。

  另外还有36家机构对净土计划进行了捐赠。

  至于个人捐赠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一块钱都可以。

  目前合计捐赠金额达到了35亿软妹币,但真想把净土计划搞大,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的,后面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加入才行。

  下午两点,所有嘉宾入座,华科院院长,清华校长,佩雷尔曼,索尼的出井等人一一上台发言,孟谦被安排在后半段上场。

  “2004年是科技行业非常特殊的一年,我看到业内很多人称这一年为开源元年,大量的行业人才主动分享自己的研发成果,开源社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井喷,净土计划能在这个时候启动,在我看来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趋势。”

  孟谦还真没胡扯,2004年就是开源开始大范围爆发的一年,唯一有争议的就是有人说2004年是开源元年,有人说2006年是开源元年,因为2004年开源开始高速发展但很混乱,2006年开源开始规范,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但孟谦是在2004年说这事,那就说2004年是开源元年。

  “但也正是开源的起势,我想在今天这个场合去说一件事情,最近我看到很多人把商业和开源放在了对立面,甚至有人质疑我一个企业家推动开源到底是想干嘛。

  我想说的就是开源和商业并不应该是对立的,而是科技发展的两只脚,商业因为面向客户,更注重将技术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果科技始终只停留在研究层面而不能为人类服务,那科技是缺乏意义的。

  但过度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