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第五百二十七章内阁(3)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最后在清廷混的还不错,官拜吏部尚书,加衔太子太保、国史院大学士……

  余煌,朱慈炯对他的印象只记得是天启年间的一个状元,他登基以后,官场洗牌,被史可法举荐入仕,不过此人一向低调,在朝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史可法举荐这三人入阁,朱慈炯倒是没有异议,不管是如侯峒曾这样明亡甘愿殉国的忠臣还是如王永吉这号最终变节的贰臣,朱慈炯都不在意,否则这圣武朝第一个被驱逐的也是钱谦益,王铎更不可能成为内阁第一届成员之一。

  历史没有如果,既然大明在他的手里已经起死回生,这些历史上变节之臣也没了迎奉新主的机会,只要实心办事,朱慈炯完全可以将脑海里的不佳印象全部祛除,反之若是一心只知道以权谋私、结党营私什么的,那自然是新账旧忆一起算,不打的永世不得翻身都不算完。

  “史卿身为内阁首辅,举荐大臣入阁协理政务也是应有之意。”朱慈炯笑着说道:“这三人年纪、资历也没有什么可让朕指摘的地方,便依史卿的意思让他们三人全部入阁便是,不过对于内阁选人制度,朕有点建议,可供史卿参考。”

  史可法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大明官员一旦入阁,想要出阁,一般都是年岁太大告老还乡,或是被弹劾下台,告老还乡自不必多说,但被弹劾离开中枢,这里面的文章就多了,被弹劾下台的阁臣,到底是能力不足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史卿想必心知肚明,很多懂得治国之道的博学鸿儒因此黯然离开朝堂,空有一身才学,却已报国无门,岂不可悲?”

  史可法并不太明白今上话里所要表达什么意思,但对这番话却是感同身受,论阴谋诡计、勾心斗角,以他的政治智慧完全应付不了,自他成为圣武朝的内阁首辅这两年半以来,弹劾他的奏章差不多能装满一只大木箱,尤其是去年年底的官场整顿之后,弹劾他的官员显贵多不胜数,两京十三省官员,六科十三道御史,大有不将其弹劾下台绝不罢休的架势!

  但史可法始终屹立不倒,说白了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史可法的背后是鼎力支持的圣武大帝,而圣武大帝最需要的恰恰就是史可法这样能办事的孤直之臣,如果把史可法换到弘治、成化或者天启、崇祯年间,只怕早已是黯然下台,以四十岁高龄回乡养老去了。

  以史可法对天子的了解,朱慈炯会说这番话,绝非是一时兴起,更不可能是无的放矢,应该是已经有了改革内阁的想法,但或许并不成熟,所以拿出来姑且一说,而史可法自己只需要安稳的做好一个听众,时不时回上两句,就足够了。

  “朕这个建议是内阁选人制度可以用举荐、投票的方式来产生,并且对内阁成员的任职时限做出规划,一旦年限达到,则必须离开内阁,或致仕或调任,皆可!”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