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6.第四百四十六章风向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偃旗息鼓,准备打道回府,谁都知道,这是天下权贵联合起来想要对抗皇权,其中之凶险,他们这些商人哪敢沾身,那可是动不动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银子什么地方都能赚,命可只有一条,矿藏开发的利,还不足以让商人们为之赌上身家性命……

  但是史可法借天子意志,手持天子剑于圣武元年年底的那一剑,直接以最野蛮的姿态破开了笼罩在矿改头上的厚厚黑云,同时也是在向全天下宣告,但凡阻扰矿改者,不论是谁!都要有被诛灭的觉悟!

  十三郡王便是先例,没动亲王,不代表不会动,不敢动,若是挑衅,可以试试天子的剑锋最终会不会落在头顶之上!

  圣武新朝,百废待兴,嗅觉一向灵敏的商贾岂能不知道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更何况,天下人谁不知道天子对商贾的优待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九大善商之家的牌匾如果有商贾没能弄一块挂在自己的门楣上,走起路来腰板都挺不直。

  相反,只要愿意散财建设天下,积极纳税,扶贫救困,弄上一块善匾,起码能享受见官不跪的待遇,看似寻常,可几千年下来,又有什么时期的商贾享受过?

  商人的春天,在圣武朝终于来临,商人不再是四民之末,不敢说能超越仕人,但谁不知道,新式教育就是新学,稚子所学已然不以儒学经典为主,而是更加注重能够学以致用的学问,县学之上已经开建府学,府学更是分门别类,什么医学、商学、财学等等不一而足,可以预见,最多二十年,新学人才必将取代老式儒生,充斥整个朝堂!

  儒家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无数儒生对于新学抵触甚至抗议、阻扰,但天子大兴新式教育,主持新学教育的可是内廷第一巨宦苗大监,不论什么人敢对抗新学,苗宣只有一个字,杀!

  儒家根本没有办法对抗,唯一的办法只有抢夺生源,各地书院纷纷抛出优惠方式来招揽生源,有些大儒甚至不惜亲身出现闹市,坐而论道,尽管收效甚微,但他们知道天子是要绝了儒家的道统,而他们如今也只是想为儒家保留一丝火种罢了。

  新学教育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与天子的无上意志和坚定的决心息息相关,但商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样巨大,建上三所乡学,花上三两万两银子就能混上一个九等

  行善之家的匾额,何乐而不为?

  最关键的不是银子和牌匾,重要的还是潜力,这些被商贾资助的寒门幼童总有学成的一天,迟早一天会充斥到各行各业乃至政坛当中,等到了那一天,对于资助他们上学的商贾,岂能不予以回报?

  所以商贾们行善最喜欢做的事还是捐资助学,毕竟商人无利不起早乃是秉性,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自然是趋之如骛。

  金陵的风向变了,再无一个显贵敢于对抗矿改新政,原本联合起来的哪些人,非死即囚,没人愿意做下一个,所以他们只有眼睁睁的看着矿改招标一帆风顺的如期举行……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