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9.第三百七十九章科举货币、产业(1)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遭受兵灾的河南湖北等省,这些地方之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被军队接管,就是因为大明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科考人才出仕,以至于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官员九成以上都是举人出身,甚至于现在的四川、陕西还处于军管状态当中!

  内阁不止一次上书请求朱慈炯于圣武元年开考取士,但朱慈炯对于科举一向不感兴趣,时值天下纷扰,大明新军数路正在征讨平乱,朱慈炯便一拖再拖,一直拖过了春闱之期,但内阁依旧不打算明年再战,反正今上破例破的多了,大不了春闱不试就秋闱好了,朱慈炯实在不愿意在此事上和内阁扯皮,而且全民教育的新式人才要想接过科举人才的大棒甚至取而代之起码得等上十年八年,于是将圣武元年的科考之期定在了九月十日。

  今年的会试与往年还有很大不同,万历之前会试录取进士的人数一般在二百五十人左右,万历之后每科录取的进士差不多已经翻倍,但今年不同的是,天下大乱方治,全天下拥有举人身份的不足六千,其中近四千还因为朱慈炯松口,被吏部授官前往各地任职,举人为官虽也合理合法,但底气难免不足,若是为了做官便绝了科考之途,过个几年后学进士上来了,他们这些举人官,尤其是做到四五品的身份就尴尬了,因此这次科考内阁希望天子同意,但凡已授官职参与科考的举人,录取为进士的最好能不低于三成!加上没有官职的举人参考,这次录取的进士当在千五百人以上!

  让多少举人成为进士,朱慈炯毫不关心,在他的眼里这些大多数一辈子只会死读圣贤书的士子,能够从书中学到治国良方并将之学以致用的人才少的可怜,他需要的是多方面的人才,虽说也希望这些人才能够精通一门,但绝非精通读书,所以在朱慈炯的眼里,这些人如果不学会变通不去学习新的知识,迟早都会被其所淘汰。

  因此朱慈炯答应了内阁取士的要求,但相应的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原本会试第一场考的是圣贤立言,也就是依旧从四书五经当中选取题目,依照题意阐述义理,行文的格式乃是八股,但朱慈炯直接要求废除八股行文,认为八股文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长久下去迟早将科举引向绝路。

  对此论断,内阁自然不服,其中尤其以陈子壮反应最为激烈,陈子壮认为行文八股传承数百年,天下间无数读书人一代代都是这么考出来的,岂可轻易废除,废除八股便是对先贤不敬!

  “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史册废!朕以为八股之害,犹甚焚书!”面对满脸不服想要据理力争的陈子壮,朱慈炯冷冷的拋出一句后世顾炎武说出的名言,顿时将内阁五人震的七荤八素,就算还有满肚子的话想说都不得不强咽回去。

  天子能掷地有声的说出这种话,可见其改革八股的决心,反对的下场向来只有一个字!

  滚!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