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6.第两百一十六章烦扰(8)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不论身处何职军功又有多大,一律革职拿办绝不姑息!

  新式九军主将当中只有黄得功和林森二人是旧式武官,其余的七大将领听了朱慈炯这番近似与警告的话以后,想来是不太可能在军中蓄养家丁培植私军的,至于林森原本不过就是京营当中的一个不得志的小小把总,手底下不过百来号弟兄,让他养家丁也养不起,现在自然和其余七人一个心思,唯一可虑的只有黄得功,作为崇祯朝的一方总兵,他手下的家丁就不少于两千人,但天子覆灭四镇,四镇所属家丁一个不留斩杀一空,现在又被警告心里岂能没数,军议完了以后就跑去大营召集所部家丁宣布解散,两千家丁全部打散各营安置,为了消除天子戒心可谓不遗余力。

  当然废除私兵只是朱慈炯的举措之一,要想将武将为祸的可能性将到最低,就必须要让新军将士忠心的对象是皇帝本人或者是朝廷,而不是忠心所部武将,怎么培养忠君意识?除了让士兵诞生一定程度的民族意识外就是洗脑,所以各军当中都设有抚慰官,抚慰官的主要职责是开导士兵的负面情绪和宣扬天子德政,时不时组织士兵学习,至于学习什么就要看时事而定了,但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天子是仁君,能为今上效死乃是一辈子最大的荣耀等等。

  如今的新式九军,除了深受朱慈炯活命之恩的数万流民以外就是四镇原属兵马,流民那一部分新军对朱慈炯的忠诚度毋庸置疑,就算所部武将想造反,恐怕号令还没出营门就已经被愤怒的士兵给拿下了,另外二十万旧军相信在这一部分人的潜移默化下对朱慈炯的忠诚度也会慢慢提高,所以朱慈炯相信只要他还坐在这个龙椅上,就不需要去担心新军谋反,既然不担心那又何必让文官去督师甚至是去添乱呢?

  督师和还都还不一样,还都之议之所以耽搁日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朱慈炯自己都没能拿定主意,以至于让朝臣产生误解,南派的以为天子不表态是不愿意回北方,北派的以为天子拿不定主意,所以想做一个推手坚定天子的决心,包括刚才朱慈炯最终定下五年也是一样,南派官员会以为胜券在握,因为时间越久对他们越有利,北派的会认为天子之所以定五年,说明还是想回北方的,所以就算五年内偃旗息鼓,却不代表还都之争已经结束。

  但督师不一样,朱慈炯一开始就拿定了主意,绝不会派文官去前线指手画脚,但之所以一直拖延就是想看看朝堂上谁跳的最欢,谁最想去捞这份政绩,毫无疑问这些跳的最欢的官员现在就算是记在了他的黑名单上,名字出现在天子的黑名单上是什么下场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内阁五老现在的反应倒是有点出乎朱慈炯的意料,按理说这个时候总该有人跳出来拿以文抑武的祖制或者藩镇之祸来说话才对,但五老一个个似乎接受了不派文臣督师这一既成事实,实在是与以往的风格大相径庭,由不得朱慈炯心生警惕。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