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章婚事的前因_贵女养成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血雨腥风了。她一番招摇过市的模样谁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而这背后的推手是兰英无疑了。

  反正无论如何,都还没轮到这个小姑娘做些什么有用的事情了。

  她自己是满心欢喜,毫无所觉。

  但这个根本没有妨碍到谁,也没有妨碍到什么。

  去了尚书府后不久,尚书府的沈随就送来了关于丰瑶未婚夫的消息。

  这里面,也自是有一番缘由的。

  陈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上溯几代还是出过一位翰林院的翰林,只是再显赫的却是没有了,但几代的读书人熏陶下来,也能勉强称得上是一个书香门第了。

  但陈家当家人,陈老爷,虽然与读书上并无什么天赋,但居然还算有些生意头脑,这些年将自己的铺子田地打理的井井有条,颇有些家底。

  所以,丰瑶要嫁过去的这一家,怎么都能算得上一句还好的样子。

  丰家虽有一个承恩公府撑着,但丰瑶的这一支和承恩公府只是强拉起来的关系,况且承恩公府,也只是强撑的花架子一样,这里面的问题,多到不行的地步。

  所以,一句话,丰瑶能依靠承恩公府的还是不多的。

  陈家家风还行,况且也不是死读书的人家,家底殷实,陈家公子陈旭也在青山书院读书,也能赞的上一句有读书天分,前途还算光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综合各种条件来看,也算的上良人了。

  陈家大概也是想要改换一下门庭,和承恩公府搭上关系什么的,上门提亲后,两家人都还算满意。

  丰瑶和那个陈旭也满意对方,一个符合未来意中人的模样,一个也算得上美丽大方。

  其实这样看来,那还真的算是不错的了。

  所以两家的婚事就这样的成了,算算日子,已经差不多定亲2年了。

  但是本来约定好的婚期为啥会一变再变,这里面的重点在陈父身上。

  陈父多年科举也只是勉强在省考面前止步了,因此只能一心放下读书,转而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去考虑,这倒是印证了上帝关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的说法。

  陈父居然对打理自家铺子和生意上手很快,而且还得心应手,自然,也因为这样的得意,生出了一些志得意满的感觉。

  商海沉浮也要结交三教九流,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而七都的规则大部分是皇商牧家制定的,牧家的影响力可是不能简单的形容的,陈父自然也要遵守,甚至为了自家的生意能更上一步,也算得上钻营,不然,他也不会百般打听,和丰府结亲,顺便拐着弯的和承恩公府搭上关系的。

  不过,陈府父虽然迫不得已做生意,其他的方面还算过的不错,而且也算得上愉快和成就,但是他本来是个读书人,只不过在科举一途上老是失败,但是十年寒窗苦读,受到的文化熏陶可不是这么容易就消退的了。

  甚至为了让别人高看一眼,自己也能过得去心里的疙瘩,他就算是和别人谈生意也一副书生的清贵派头,也爱附庸风雅,说话也慢条斯理,自以为是儒商,看不上牧家代表的那群商人唯利是图的嘴脸。

  所以,陈父这般格格不入的做派在七都的商会圈里显得很是鹤立鸡群。

  至于他为什么会入商会,那完全是为了自家生意能够更好的考虑,毕竟牧家牵头成立的商会,就算会费高昂也要死命的进去,毕竟皇商皇商主管采购啊,他手里漏下一点,陈家就能受之无穷了。

  只是虽然进去了,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大家都隐隐的排斥他。

  陈父意识到,只不过他将这个归咎于自己还是个小门小户,是被人看不起的,这让一向心内自命清高的他生出一股烦躁,所以他才会积极的走承恩公府的路子。

  自从他们家和丰家定下婚事后,倒也的确比其他时候收获了一些人气,只不过不是很多就是了,但总算还不错,陈父也自然而然的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请收藏:https://m.quge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